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望江挑花工艺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01:34
   望江挑花是流传于安徽省望江县内的一项传统手工艺与民间美术。本文主要围绕其历史沿革、工艺特点、传承谱系、传承发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对望江地区的地域背景做出铺垫,思考环境因素对望江挑花的功能、材料、工艺、形式的影响作用。经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查证,对望江挑花的演变历程做简要梳理,对相关传说进行解读,并将望江挑花可考据的历史追溯为清康熙年间。第二,结合工艺实践绘制大量图例,清晰地展示望江挑花独特技艺与操作手法。通过与其他地区挑绣工艺的对比分析,总结其功能实用、材料耐用、工艺灵巧、形式简洁的特点与清美雅致的风格。第三,通过走访调研当地的项目传承人,从传承人的从业情况、传承方式、技能作品、传承工作等内容,分析该工艺在传承人群的延续状态与发展态势,评价各位传承人的主要贡献及梳理近代以来的传承谱系。第四,回顾分析望江挑花传承保护工作的相关历史,借鉴多次产业化探索的经验,反思讨论望江挑花未来发展的可行性方案——“抱团取暖”与“深耕细作”。
【学位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0
【部分图文】:

望江县,地域,位置图


图 1:望江县地域位置图②二、历史文化因素望江县的置县自东晋始至今约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结合乾隆三十三年版与 95年版《望江县志》中建置沿革的记载进行整理,得出望江地区的历史变迁情况如下表 2所示:

挑花,围裙,细节,望江县


图 2:挑花传习所复原的半身围裙与细节图①式分别从服饰、饮食、居住、行旅四个方面展开。望江县志》中记录:清末,青年男子穿土布对襟褂、抄腰裤或系带裤外衣以黑、灰、青、蓝等冷色为主。女子着满襟褂、抄腰裤,礼客时②青年妇女多红、绿等色彩, 喜用“青花旗”或“白花旗”③裁衣。贫有之家着长袍马褂,夏季多为丝织品,冬季多为毛皮袄。贫苦人家,鹑衣不蔽体。”④

望江县,灶台


体现了功能与审美的高度统一。饮食地主食大米,农村辅以大麦、小麦、玉米、山芋。日食三餐干饭,配饮锅巴汤。农民,多为两干一稀,城镇多为两干,早上吃油条、烧饼、馍馍等点心。②三月米粉与小蒜做粑食用;端午节前后,做锥形粽子,一般在糯米中加咸肉与芝麻,口。腊月,家家做米粉粑,烫豆丝。佐餐菜肴主要有白菜、萝卜、茄子、豆角、葱、蒜等园蔬和马兰、藜蒿、菱米等野菜。豆腐、豆丝、粉条等农副产品也较普食以猪、鸡为主,并鱼虾等河鲜。咸菜有雪里蕻、酸豆角、萝卜干、腐乳等。烹偏酱辣。地灶台一般由两口大锅与若干大小吊罐组成(如图 3)。大锅用来煮饭、炒菜、煮等(也用于饭后洗碗);中号吊罐根据里火源远近和大小分别用来煲汤、炖菜;小长度最长的吊罐用来烧水。灶台的背面对应大锅的位置设有两个烧火口(平时个)用于塞柴火。不设拉风箱,最多用扇子来偶尔加温,由中空的烟囱将燃烧的出房屋外,所以有老式灶台的房屋都可以在外部看到烟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科;陈艳丽;;三峡民间挑绣的图形艺术特征[J];装饰;2014年05期

2 高山;王世福;;论安徽望江挑花艺术及其生存现状与保护[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陈鹏;;罗隐年谱及作品系年[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02期

4 高山;王世福;;望江挑花艺术的特征分析[J];丝绸;2011年01期

5 陈华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几个问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吕品田;;在生产中保护和发展——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J];美术观察;2009年07期

7 文牧江;;花瑶挑花艺术小探[J];艺海;2007年01期

8 于绍杰;中国植棉史考证[J];中国农史;1993年02期

9 裴学度;包应懽;;尨阳花溪苗族挑花[J];装饰;1959年06期

10 沈从文;;谈挑花[J];装饰;195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白蓉;黄梅挑花传承谱系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6年

2 胡志安;望江挑花的研究及其在服饰品上的创新设计[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3 左叶松;安徽泾县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传承问题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833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33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f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