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论《太平经》中“贤儒”的含义与文论的批评对象——兼与连登岗、刘湘兰先生商榷

发布时间:2021-04-20 11:14
  刘湘兰先生把《太平经》中批评"邪伪文""浮华文"的对象认定为"儒家文风",值得商榷;连登岗先生指出"贤儒,指道教徒中贤能有道术的人",论据不够充分。《太平经》中的"贤儒"泛指"贤能之人",《太平经》文论的批评对象为道教文书。对于《太平经》"贤儒"含义的正确把握,直接影响到对《太平经》中文论批评对象的理解,进而影响到对《太平经》文学思想的精确认识。 

【文章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35(10)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太平经》中的“贤儒”泛指“贤能之人”
二、《太平经》文论的批评对象为早期道教文书
三、《太平经》文论批评对象的内涵及时间范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平经》与中国早期道教文学观念[J]. 刘湘兰.  文学评论. 2015(01)
[2]《太平经》的词汇研究[J]. 刘晓.  社会科学家. 2006(01)
[3]释《太平经》之“贤柔、贤渘、大渘、大渘师”[J]. 连登岗.  宗教学研究. 2005(02)
[4]释《太平经》之“贤儒”、“善儒”、“乙密”[J]. 连登岗.  中国语文. 1998(03)

博士论文
[1]《太平经》词汇研究[D]. 刘祖国.华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49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149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b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