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诗学的本质规定及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1-06-24 02:13
从生态诗歌发展起来的狭义生态诗学理论,与从生态人文学科未来走向的广义生态诗学理论,殊途同归,都从生态审美机制中共生出以生态真理为基础,以生态伦理为尺度,以生态诗理为标准,以生态哲理为原则的生态诗学理论内涵。生态诗学在文学及批评领域的绿色性与艺术性的统合,生态化与审美化的并进,必将回归其生态诗性本质,提升其生态诗化境界。生态审美的诗意灌注,必将促进诗意生存生态诗学观的理论建构,引领绿色审美世界与生态艺术人生的耦合发展,乃至世界美生理想的实现。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3(0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 生态审美研究的诗学转向
二、生态诗学的本质规定
三、 生态诗学的学科发展路径
四、生态诗学的现实实践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生态美学的美学观与研究对象——兼论李泽厚美学观及其美学模式的缺陷[J]. 程相占. 天津社会科学. 2015(01)
[2]绿色人生和艺术人生的耦合旋升——生态审美者的生发路径[J]. 袁鼎生. 哲学动态. 2011(03)
[3]论华海的生态诗[J]. 梅真,王诺.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4]当代生态美学观的基本范畴[J]. 曾繁仁. 文艺研究. 2007(04)
[5]生态批评三人谈[J]. 王诺,宋丽丽,韦清琦.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6]诗情的消解与西美尔的货币哲学[J]. 鲁枢元. 粤海风. 2004(02)
本文编号:3246148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3(0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 生态审美研究的诗学转向
二、生态诗学的本质规定
三、 生态诗学的学科发展路径
四、生态诗学的现实实践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生态美学的美学观与研究对象——兼论李泽厚美学观及其美学模式的缺陷[J]. 程相占. 天津社会科学. 2015(01)
[2]绿色人生和艺术人生的耦合旋升——生态审美者的生发路径[J]. 袁鼎生. 哲学动态. 2011(03)
[3]论华海的生态诗[J]. 梅真,王诺.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4]当代生态美学观的基本范畴[J]. 曾繁仁. 文艺研究. 2007(04)
[5]生态批评三人谈[J]. 王诺,宋丽丽,韦清琦.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6]诗情的消解与西美尔的货币哲学[J]. 鲁枢元. 粤海风. 2004(02)
本文编号:3246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246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