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文学翻译研究的三大转向:认知·过程·方法
发布时间:2021-07-19 13:50
文学翻译研究自进入21世纪以来,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特征和发展方向。本文从文学翻译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既从20世纪至21世纪语言学、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来考察文学翻译研究的认知、过程和方法三大转向,也切实探讨文学翻译研究理论及其方法对文学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翻译研究,本文尝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描绘出一幅21世纪文学翻译研究运行及发展的地图。
【文章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方法的转向:从形式走向认知
二、研究对象的转移:从两端转向过程
三、研究目标的转换:从理论移向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翻译过程的葛浩文翻译研究——以《干校六记》英译本的翻译过程为例[J]. 许诗焱.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05)
[2]苦竹:两部中国小说[J]. 约翰·厄普代克,季进,林源. 当代作家评论. 2005(04)
本文编号:3290817
【文章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方法的转向:从形式走向认知
二、研究对象的转移:从两端转向过程
三、研究目标的转换:从理论移向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翻译过程的葛浩文翻译研究——以《干校六记》英译本的翻译过程为例[J]. 许诗焱.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05)
[2]苦竹:两部中国小说[J]. 约翰·厄普代克,季进,林源. 当代作家评论. 2005(04)
本文编号:3290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290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