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印度宗教美学的原型以及基本内容
发布时间:2021-08-12 17:57
曼陀罗是印度宗教美学和艺术的原型。曼陀罗的起源、演进、定型,从逻辑上看,可选6幅图形予以体现;从历史上看,在于哈拉帕文化与雅利安文化在印度的互动融合而产生。最初从婆罗门教的随建随毁的祭坛形式中体现,后来从佛塔、印度教神庙,以及主神塑像等其他宗教形式中体现。曼陀罗原型的五大因素——点、十字、三角、方、圆,都因印度的是-变-幻-空思想,而有了独具的印度特色,并成为印度宗教美学和艺术的原型。
【文章来源】:宗教学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印度万字各形
印度文化在雅利安文化为主导与哈拉帕文化的融合中形成了以祭司阶层为最高种姓的四种姓社会结构,祭祀为主导社会运行的主要方式。然而,在一个祭祀万能的时代却没有固定的祭坛。这是因为在由时间决定事物性质观念中,在生死轮回中的每一种和每一回祭祀,都在是(bhū)-变(bhū)-幻(māyā)-空 ( S " ūnyatā ) 的思想结构之中,bhū(是)是对祭祀现象的肯定,祭祀又在时间中进行,每一瞬都变动着,因此,梵文与本质之是(as)有根本区别的bhū(现象之是)同时包含着“现象之变”(bhū)。印人看来,时间的消逝同时是与已逝时间内在关联的物的消逝。虽然事物此时还在,但已经不是彼时之物。现在的此时瞬间又会逝去,就事物因不断地在时间中逝去从而不断地不存在来讲,其存在(bhū)为māyā(幻),但幻的后面又是被一个现象之外的本体决定的,这个本体,吠陀时代被称为原人或生主或者祷主,在奥义书时代演进为Brahman(梵)-ātman(我)。由于Brahman-ātman(梵-我)虽在现象上不是任一种现象,虽然存在(as)又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因此为 S " ūnyatā (空)。这以一本体之空为根本的是-变-幻-空,体现在祭祀上,就体现为,每一具体的祭祀都是因事设坛,事毕坛毁。因此,在非主流的佛教兴起佛塔的永久性宗教建筑和阿育王在与印外文化的互动中建立永久性的纪念柱建筑之前,以及在印度教吸收佛教思想和王室思想大建神庙之前,从吠陀教到婆罗门教到印度教,都找不到固定祭坛。因事立坛立柱,事毕毁柱毁坛,让祭坛-祭祀呈为与“幻-空”的本体观念相对应的“是-变”现象。从现象上更能让人体悟人所生存其中的是-变-幻-空的宇宙。这一方式至今还以沙画曼陀罗的方式在密宗(包括印度教密宗和佛教密宗)里存在和重复着:用精心、苦心、艺心、善心、纯心去画一幅五形五色美仑美奂的曼陀罗图案,随即又将之抹去,正是在这作画与毁画的是-变-幻-空中,体悟到个体人生之无常和宇宙四大之皆空。虽然古代祭坛不断地建而毁,但祭祀是不断重复的,吠陀四经,都是祭祀的产物,而祭坛之建立,又是有一定形制的。就以形来反映宇宙来讲,印度的宇宙结构由上之天界、下之地界、天地之间的空界组成,在图形象征上,圆形象地,方形法天,半圆象征空界。这是就区分而言。天地空三界皆在时间中流转,印人最讲究的是不要执于分别、固于分别,而要超越分别。从圆融之思来讲,圆中已包含了半圆,天为方,因天界由四方而形成整体,地为圆,因天、月、季、年的轮回带给地的变化最明显。同时,天之方中含圆,地之圆中有方。方彰显空间的固定,圆现时间的流转。因此,由具体祭祀目的而来的祭坛之地,最外界围可圆可方,正如曼陀罗图案,最外的界围有方有圆,方的祭坛,界围之中,方圆交融,《摩罗衍那》(童年篇)讲大的祭坛②,中有由六柱形成一圆,三层六柱共十六柱形成三个圆,而柱皆为八角形,同样是在方圆之间。正中还有三柱,应为有方向性的三角形(寓意飞行之鸟)。整个祭坛应以图3-图5为基形而营造。这里还应加上一点,在仪式中,要特别体现出时间因素对祭祀的影响,这就是祭坛的方位观和行进路现。在方位上,时间的运行(日、月、季、年)是圆周,体现为东南西北的顺时方向,印度的祭祀过程与其他文化的不同,就是要围绕中心进行顺时方向环绕。 各类往世书“多次提到了祭祀要从东开始,止于东北;或从东北开始,止于北”③。这不但影响了最初祭坛的形制,而且也决定了佛教的公共佛塔、石窟、寺庙,以及后起的各类印度神庙的结构特点。时间运行转化为方,形成了东和北尊而西和南卑的描述,从时间运转上看,东,日出之处,一天生命之始,光明之始,为生位。北,为昼之终,月在之时,既是一天生命的完结,又是朝向升天之时刻,还是走向新一天的开始。印度的方位是从强调时间作用的时空合一的整体去看,从词义上讲,pūrva 指既是东方又是前方(或初方); dak s ˙ i n ˙ a 既指南方又指右方; pacim s " 既指西方又指后方;uttara既北方又指上方(或胜方)。从整体关联看,指东为生则西为末,东为首则西为脚,东方是前,西方是后,北为天则南为地,南为右则北为左。以此为基础,三界万物都按此进行安排。形成了非常丰富的方位象征,比如为了在方圆转换中强调时间运转,四方扩为八方,上面的亚形图在印人观念中又是代表八方之图,八方神的分配在文献中有多种说法,较能体现最初思想的有:东方天界主神因陀罗(Indra),东南太阳神即火神阿耆尼(Agni),南方冥界神阎罗(Yama),西南是女性死神尼利提(Nirriti),西方水神伐楼那(Varuna)(又是因陀罗之前的天界主神),西北风神伐由(Vayu),北是月神苏摩(Soma),东北是大自在天伊舍那(Ishana后来的湿婆神)。这是一个非常对称的方位图。上图可见各类方位以东与北为一方面和西与南为一方面,既有天地、生死、日月、水火、地风的对应关系,又呈从东开始到东北的顺时运转。还应提到一点的是,各神的功能都内蕴着由一方向八方的渗透互动,比如日神阿耆尼,既产生天上之火(雷、电、霞光),也创出地上之火(做饭的灶火和田间山中的野火),还是太阳于夜晚在水中运行时使水温增高的火力,且又是冥界的鬼火,祭坛的祭火……天上地下冥界所有的火都与他相关。再如月神苏摩,既是天上的月光如水,云中所含汽水,由天而降的雨水,又是地上生命所由产生之水,万物生长所靠之水,食物成熟所赖之水,天神地鬼所获神力需要的苏摩酒水。一切的水,特别是水中精华部分,皆与苏摩月神相连。总之,由祭坛而来的包含各类方位神在内的种种象征,又都简化归结为基本的曼陀罗图案。曼陀罗的梵文为 ma n ˙ d ˙ ala ,其词根 ma n ˙ d ˙ a ,为座位、场地,但非一般之位和地,乃祭祀时的祭祀之地和中心坛位,后缀la为所含,祭坛乃宇宙象征,祭坛中心乃宇宙的本质,因此, ma n ˙ d ˙ a 之座之位具有本质、根本的词义。祭坛以及其仪式一次次体现为以时间为中心的运行,因此,《简明印度哲学词典》解释 ma n ˙ d ˙ ala (曼陀罗)说,它在吠陀经中是神的居所,为有法力之圆。④圆的重要含义是时间上的圆转运行,以及运行中因离凡入圣、朝向解脱而趋向圆成。在祭坛的建筑以及由时间之圆轨运行,产生由点、十字、方、圆、三角的各种组合。形成曼陀罗基本结构,呈现为本质为一而具象多样的图案体系。
在祭坛之建而毁、毁又建的岁岁年年的运行中,从形式美上讲,凝结成了曼陀罗的基本图案,从观念上讲,形成的原人曼陀罗的观念。印度观念的演进,从雅利安文化主导去融合本土文化讲,是天界主神达尤斯(Dyaus)到伐楼那(Varuna)到因陀罗(Indra)的演进,形成的与希腊宙斯一样以天界最高神为主有等级的众神体系。从土本文化在接受雅利安文化并将之本土化讲,是从生主(Prajapati)到原人(Purusa)到祷主(Brhaspati)的演进。这两条线最后都合一在梵天、毗湿奴、湿婆的三联神中,而三联神后面是本体的梵-我(Brahman-ātman)。从形式美的角度讲,在最后的定型之前,对印度美有最大影响的是原人。《梨俱吠陀》第10卷第90曲“原人歌”开始即云:“原人之神,微妙现象:千头千眼,又具千足。包摄大地,上下四维……唯此原人,是诸一切;既属过去,亦为未来。唯此原人,不死之主。”⑤总之原人用自己的身体创造出了宇宙中的一切。在美学上,一切艺术都一个原人,在《舞论》和《诗探》中,有诗原人(kavyapurusa),戏剧中的文学部分,都由诗原人而产生。在音乐上,《乐舞渊海》讲到了曲原人(prabandhapurusa);在神庙建筑上,《工艺宝典》提到了庙原人(Vastupurusa);同样,在图案上,有原人曼陀罗 ( Ρurusa-ma n ˙ d ˙ ala ) 。如下面图7、图8:图8 原人曼陀罗正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印度方位观、方位神和神庙朝向关系初探[J]. 池明宙. 科学文化评论. 2018(01)
[2]印度画论《梵天尺度论》的美学思想[J]. 蔡枫.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1)
[3]《画法论》与婆罗门教思想[J]. 马学仁. 西藏艺术研究. 2000(04)
本文编号:3338795
【文章来源】:宗教学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印度万字各形
印度文化在雅利安文化为主导与哈拉帕文化的融合中形成了以祭司阶层为最高种姓的四种姓社会结构,祭祀为主导社会运行的主要方式。然而,在一个祭祀万能的时代却没有固定的祭坛。这是因为在由时间决定事物性质观念中,在生死轮回中的每一种和每一回祭祀,都在是(bhū)-变(bhū)-幻(māyā)-空 ( S " ūnyatā ) 的思想结构之中,bhū(是)是对祭祀现象的肯定,祭祀又在时间中进行,每一瞬都变动着,因此,梵文与本质之是(as)有根本区别的bhū(现象之是)同时包含着“现象之变”(bhū)。印人看来,时间的消逝同时是与已逝时间内在关联的物的消逝。虽然事物此时还在,但已经不是彼时之物。现在的此时瞬间又会逝去,就事物因不断地在时间中逝去从而不断地不存在来讲,其存在(bhū)为māyā(幻),但幻的后面又是被一个现象之外的本体决定的,这个本体,吠陀时代被称为原人或生主或者祷主,在奥义书时代演进为Brahman(梵)-ātman(我)。由于Brahman-ātman(梵-我)虽在现象上不是任一种现象,虽然存在(as)又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因此为 S " ūnyatā (空)。这以一本体之空为根本的是-变-幻-空,体现在祭祀上,就体现为,每一具体的祭祀都是因事设坛,事毕坛毁。因此,在非主流的佛教兴起佛塔的永久性宗教建筑和阿育王在与印外文化的互动中建立永久性的纪念柱建筑之前,以及在印度教吸收佛教思想和王室思想大建神庙之前,从吠陀教到婆罗门教到印度教,都找不到固定祭坛。因事立坛立柱,事毕毁柱毁坛,让祭坛-祭祀呈为与“幻-空”的本体观念相对应的“是-变”现象。从现象上更能让人体悟人所生存其中的是-变-幻-空的宇宙。这一方式至今还以沙画曼陀罗的方式在密宗(包括印度教密宗和佛教密宗)里存在和重复着:用精心、苦心、艺心、善心、纯心去画一幅五形五色美仑美奂的曼陀罗图案,随即又将之抹去,正是在这作画与毁画的是-变-幻-空中,体悟到个体人生之无常和宇宙四大之皆空。虽然古代祭坛不断地建而毁,但祭祀是不断重复的,吠陀四经,都是祭祀的产物,而祭坛之建立,又是有一定形制的。就以形来反映宇宙来讲,印度的宇宙结构由上之天界、下之地界、天地之间的空界组成,在图形象征上,圆形象地,方形法天,半圆象征空界。这是就区分而言。天地空三界皆在时间中流转,印人最讲究的是不要执于分别、固于分别,而要超越分别。从圆融之思来讲,圆中已包含了半圆,天为方,因天界由四方而形成整体,地为圆,因天、月、季、年的轮回带给地的变化最明显。同时,天之方中含圆,地之圆中有方。方彰显空间的固定,圆现时间的流转。因此,由具体祭祀目的而来的祭坛之地,最外界围可圆可方,正如曼陀罗图案,最外的界围有方有圆,方的祭坛,界围之中,方圆交融,《摩罗衍那》(童年篇)讲大的祭坛②,中有由六柱形成一圆,三层六柱共十六柱形成三个圆,而柱皆为八角形,同样是在方圆之间。正中还有三柱,应为有方向性的三角形(寓意飞行之鸟)。整个祭坛应以图3-图5为基形而营造。这里还应加上一点,在仪式中,要特别体现出时间因素对祭祀的影响,这就是祭坛的方位观和行进路现。在方位上,时间的运行(日、月、季、年)是圆周,体现为东南西北的顺时方向,印度的祭祀过程与其他文化的不同,就是要围绕中心进行顺时方向环绕。 各类往世书“多次提到了祭祀要从东开始,止于东北;或从东北开始,止于北”③。这不但影响了最初祭坛的形制,而且也决定了佛教的公共佛塔、石窟、寺庙,以及后起的各类印度神庙的结构特点。时间运行转化为方,形成了东和北尊而西和南卑的描述,从时间运转上看,东,日出之处,一天生命之始,光明之始,为生位。北,为昼之终,月在之时,既是一天生命的完结,又是朝向升天之时刻,还是走向新一天的开始。印度的方位是从强调时间作用的时空合一的整体去看,从词义上讲,pūrva 指既是东方又是前方(或初方); dak s ˙ i n ˙ a 既指南方又指右方; pacim s " 既指西方又指后方;uttara既北方又指上方(或胜方)。从整体关联看,指东为生则西为末,东为首则西为脚,东方是前,西方是后,北为天则南为地,南为右则北为左。以此为基础,三界万物都按此进行安排。形成了非常丰富的方位象征,比如为了在方圆转换中强调时间运转,四方扩为八方,上面的亚形图在印人观念中又是代表八方之图,八方神的分配在文献中有多种说法,较能体现最初思想的有:东方天界主神因陀罗(Indra),东南太阳神即火神阿耆尼(Agni),南方冥界神阎罗(Yama),西南是女性死神尼利提(Nirriti),西方水神伐楼那(Varuna)(又是因陀罗之前的天界主神),西北风神伐由(Vayu),北是月神苏摩(Soma),东北是大自在天伊舍那(Ishana后来的湿婆神)。这是一个非常对称的方位图。上图可见各类方位以东与北为一方面和西与南为一方面,既有天地、生死、日月、水火、地风的对应关系,又呈从东开始到东北的顺时运转。还应提到一点的是,各神的功能都内蕴着由一方向八方的渗透互动,比如日神阿耆尼,既产生天上之火(雷、电、霞光),也创出地上之火(做饭的灶火和田间山中的野火),还是太阳于夜晚在水中运行时使水温增高的火力,且又是冥界的鬼火,祭坛的祭火……天上地下冥界所有的火都与他相关。再如月神苏摩,既是天上的月光如水,云中所含汽水,由天而降的雨水,又是地上生命所由产生之水,万物生长所靠之水,食物成熟所赖之水,天神地鬼所获神力需要的苏摩酒水。一切的水,特别是水中精华部分,皆与苏摩月神相连。总之,由祭坛而来的包含各类方位神在内的种种象征,又都简化归结为基本的曼陀罗图案。曼陀罗的梵文为 ma n ˙ d ˙ ala ,其词根 ma n ˙ d ˙ a ,为座位、场地,但非一般之位和地,乃祭祀时的祭祀之地和中心坛位,后缀la为所含,祭坛乃宇宙象征,祭坛中心乃宇宙的本质,因此, ma n ˙ d ˙ a 之座之位具有本质、根本的词义。祭坛以及其仪式一次次体现为以时间为中心的运行,因此,《简明印度哲学词典》解释 ma n ˙ d ˙ ala (曼陀罗)说,它在吠陀经中是神的居所,为有法力之圆。④圆的重要含义是时间上的圆转运行,以及运行中因离凡入圣、朝向解脱而趋向圆成。在祭坛的建筑以及由时间之圆轨运行,产生由点、十字、方、圆、三角的各种组合。形成曼陀罗基本结构,呈现为本质为一而具象多样的图案体系。
在祭坛之建而毁、毁又建的岁岁年年的运行中,从形式美上讲,凝结成了曼陀罗的基本图案,从观念上讲,形成的原人曼陀罗的观念。印度观念的演进,从雅利安文化主导去融合本土文化讲,是天界主神达尤斯(Dyaus)到伐楼那(Varuna)到因陀罗(Indra)的演进,形成的与希腊宙斯一样以天界最高神为主有等级的众神体系。从土本文化在接受雅利安文化并将之本土化讲,是从生主(Prajapati)到原人(Purusa)到祷主(Brhaspati)的演进。这两条线最后都合一在梵天、毗湿奴、湿婆的三联神中,而三联神后面是本体的梵-我(Brahman-ātman)。从形式美的角度讲,在最后的定型之前,对印度美有最大影响的是原人。《梨俱吠陀》第10卷第90曲“原人歌”开始即云:“原人之神,微妙现象:千头千眼,又具千足。包摄大地,上下四维……唯此原人,是诸一切;既属过去,亦为未来。唯此原人,不死之主。”⑤总之原人用自己的身体创造出了宇宙中的一切。在美学上,一切艺术都一个原人,在《舞论》和《诗探》中,有诗原人(kavyapurusa),戏剧中的文学部分,都由诗原人而产生。在音乐上,《乐舞渊海》讲到了曲原人(prabandhapurusa);在神庙建筑上,《工艺宝典》提到了庙原人(Vastupurusa);同样,在图案上,有原人曼陀罗 ( Ρurusa-ma n ˙ d ˙ ala ) 。如下面图7、图8:图8 原人曼陀罗正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印度方位观、方位神和神庙朝向关系初探[J]. 池明宙. 科学文化评论. 2018(01)
[2]印度画论《梵天尺度论》的美学思想[J]. 蔡枫.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1)
[3]《画法论》与婆罗门教思想[J]. 马学仁. 西藏艺术研究. 2000(04)
本文编号:3338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33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