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迪克·赫伯迪格的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8 15:48
  “青年”是朝气蓬勃的象征,也是鲁莽浮躁的延伸,既是现代社会司空见惯的概念,也蕴含着年龄特性和代际关系的深层意蕴。创新、积极、热烈、希望都是青年的代名词。随着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逐渐成为主流社会的研究对象,青年文化乃至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正经历着从被忽视到被关注的蜕变过程。亚文化作为小众边缘文化,已经逐渐引起社会重视。然而国内外对其进行的研究大都缺乏深入剖析,更为侧重对文化政治学视角中抵抗和收编的阐释,忽视了亚文化的审美维度和身份认同问题,丰富这两部分内容,是本篇论文的重要写作任务。本篇论文通过探究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理论的生成背景、亚文化的风格及其审美维度、亚文化的政治抵抗功能及其局限、亚文化与身份认同等方面的问题,立体全面地展现赫伯迪格以及伯明翰学派在青年亚文化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加强我们对亚文化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弥补以往研究中忽视亚文化审美维度的不足;另一方面,为建构我国青年亚文化理论提供借鉴。其中主要涉及赫伯迪格青年亚文化理论的生成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理论背景,亚文化的风格及其审美维度——风格界定、风格构成和风格的后现代性转向,亚文化的政治抵抗及其局限——政治抵...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赫伯迪格生平及著作介绍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赫伯迪格青年亚文化理论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节、文化背景
    第三节、理论背景
第二章、亚文化的风格及其审美维度
    第一节、亚文化理论中的风格界定
    第二节、亚文化的风格构成
    第三节、走向后现代性的亚文化审美
第三章、亚文化的政治抵抗功能及其局限
    第一节、政治抵抗
    第二节、政治收编
    第三节、亚文化的反收编活动
第四章、亚文化与身份认同
    第一节、身份认同的概念及其发展渊源
    第二节、各类文化研究中的身份认同问题
    第三节、赫伯迪格青年亚文化理论中的身份认同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文化与权力的交锋: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研究的逻辑与立场[J]. 卢鹏.  青年研究. 2014(03)
[2]文学风格作为中介——文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视角[J]. 王珣.  语文学刊. 2009(22)
[3]关于青年研究学科化的思考[J]. 方巍.  当代青年研究. 2007(08)
[4]田野、叙事和结构:青年研究的人类学进路——兼论青年研究从对策性到解释性的转型[J]. 黄海.  当代青年研究. 2007(02)
[5]文学与认同[J]. 周宪.  文学评论. 2006(06)
[6]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J]. 阎嘉.  江西社会科学. 2006(09)
[7]从青年研究到青年学——一种真问题与真学问相结合的文化人类学反思[J]. 黄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8]身份认同导论[J]. 陶家俊.  外国文学. 2004(02)

硕士论文
[1]迪克·赫布迪奇及其通俗文化研究[D]. 吴鸿.北京语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50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350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e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