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葛浩文式翻译”
本文关键词:话说“葛浩文式翻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据中国翻译网报道,为莫言作品英译的美国翻译家葛浩文,"不仅没有逐字逐句翻译,离‘忠实原文'的准则也相去甚远。他的翻译‘连译带改',在翻译《天堂蒜薹之歌》时,甚至把原作的结尾改成了相反的结局"。因为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于是葛浩文式翻译,在我国译界和媒体颇受青睐。有学者认为"抠字眼的翻译理念该更新了",直言"文学翻译忠于原著成为‘走出去'绊脚石"。"连译带改"在市场上获得的某些成功,甚至被某些人放大为翻译理论的"重
【关键词】: 莫言;中国翻译;美国翻译;诺贝尔文学奖;翻译理论;版权保护期;文字转换;德国汉学家;翻译方式;使译;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据中国翻译网报道,为莫言作品英译的美国翻译家葛浩文不仅没有逐字逐句翻译,离‘忠实原文’的准则也相去甚远。他的翻译‘连译带改'在翻译《天堂蒜薹之歌》时,甚至把原作的结尾改成了相反的结局”。.因为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于是葛浩文式翻译,在我国译界和媒体颇受青睐。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伟;;莫言与福克纳小说的恶人形象比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温伟;;莫言与福克纳小说的女性形象比较[J];电影评介;2007年04期
3 温伟;;莫言与福克纳创作流变论[J];理论月刊;2007年02期
4 李会学;;返乡之路——评《跨越时空的对话: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3期
5 温伟;;“恶”的狂欢——莫言与福克纳审恶小说探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张箭飞;;看得见的译者:葛浩文的莫言[J];粤海风;2013年01期
7 娄晓凯;;从源语小说到译入语小说的翻译与改写——关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张志忠;;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评《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00期
9 温伟;;莫言与福克纳伦理小说探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01期
10 沈娴;;让中国之光穿越巴别塔——莫言作品的译者及其他[J];文化交流;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志忠;;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评《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2 袁莉;;从莫言作品在法国的译介——谈中国文学的西方式生存[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舒晋瑜;莫言:文学走出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李景端;莫言获诺奖 翻译要加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姜小玲 施晨露;莫言得奖,翻译有功[N];解放日报;2012年
4 刘莎莎;莫言获奖折射我国文学翻译暗淡现状[N];济南日报;2012年
5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师 王永钦;从莫言获奖看经济学与文学的相通性[N];东方早报;2012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许方;莫言获奖及其作品的翻译[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钟志清;跨文化之间的对话[N];文学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汪瑞林;用不同方式追寻真理[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俄罗斯汉学家 圣彼得堡文学出版社总编辑 叶果夫;译莫言作品 看中国文学[N];人民日报;2014年
10 早报记者 许荻晔;翻译家葛浩文:莫言对译者很体贴[N];东方早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宾忠;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话说“葛浩文式翻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2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492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