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李白诗歌英译过程中的对话研究
本文关键词:接受美学视角下李白诗歌英译过程中的对话研究
【摘要】:李白(701-762)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其诗飘逸豪放,激情饱满,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流畅,既表现其独特个性气质,又反映盛唐之精神风貌。迄今为止,李白诗歌已被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译者翻译成诸多语言、诸多版本。本文选取了三个颇具代表性的李白诗歌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第一部断代唐诗英译著作--W.J.B.弗莱彻的《英译唐诗选》(1918)和《英译唐诗选续集》(1918);第一部李白个人诗作的英译专集--小uQ薰良的《李白诗集》(1922);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界的翘楚--许渊冲的《李白诗选》(1987)。本文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框架,采取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意象意境、文化因素、句法、修辞手法、韵律等方面对上述三译本进行分析,探讨李白诗歌英译过程中译者与原文以及译文读者的对话。接受美学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联邦德国,其主要代表人物为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姚斯认为,每个读者在阅读任何文学作品之前,都已有自己特定的“期待视野”。读者带着这种期待视野开始阅读,在接受过程中实现或改变甚至重建期待,最终与作品达到统一,也即“视域融合”。伊瑟尔则认为,文学作品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图式化框架,这个框架在各个层次都留有空白和未定性,从而构成一种潜在的“召唤结构”,呼唤读者去填充、确定,也即“具体化”。总之,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对文本的能动参与,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只有在文本和读者的互动下才能实现。接受美学的观点给李白诗歌英译带来了很大启示:李白诗歌英译过程是一个对话的过程。首先,译者作为原诗读者,与原诗进行对话。译者带着自己的期待视野进入李白诗歌,在接受过程中不断检验、修正、调整他的期待视野,最终达到与原作的视界融合,完成对原作的理解。其次,译者作为译文创作者,与译文读者进行对话。为了使译文更好地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水平和期待视野。本文在比较分析过程中发现,三位译者都最大程度激发了自己的期待视野去阅读李白诗歌。同时,由于原作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以及译者所处时代和国别不同,三位译者的理解常有不同之处。在翻译策略方面,弗莱彻和小uQ薰良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弗莱彻遵循其所处维多利亚时代之凝重典雅诗风,以诗体译诗,且附录诸多经典英语诗歌或戏剧引文以帮助读者理解译文。小uQ顺应二十世纪初美国诗歌革新大潮,采用散体形式,语言平实直白。许渊冲则归化、异化并重,践行自己“三美”原则,在形式上保留原诗特点,在意义上灵活处理。翻译方法方面,三位译者都综合运用了直译和意译,通过增词、减词、替代、释义等方法,尽可能既传递原诗意义,又增强译文可读性。对话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译事之复杂和艰难,也为李白诗歌译文多样性提供了依据。在接受美学视角下,将李白诗歌翻译过程视作一个动态和开放的对话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译文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多种因素的协调,从而避免孤立地评价译本的准确性或忠实度,进而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李白诗歌 接受美学 对话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明慧;;翻译的形而上——论“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柳红霞;;翻译目的驱策下译者的再创作——谈《哀希腊》的四种译本[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陈丽;;“人性”与“存真”——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视界中梁实秋的译莎活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 陈逢丹;;接受美学观下的译者主体性——兼析莎士比亚第116首十四行诗的三个汉译本[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项西国;;谈语用翻译[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叶岚;;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对外宣传材料英译的原则——以北京奥运会对外宣传材料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何慧娟;;格式塔意象图式原理在翻译中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张枝新;张德让;;从个性倾向性论辜鸿铭英译儒经的动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陈丽;;偶尔露峥嵘——权力话语理论与胡适译《最后一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刘立;文本“空白”和文学翻译的再创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蒋祈楠;;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意境美的翻译[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莉;;诗歌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3 王惠萍;;从《饮酒》(其五)的五个译本看译者的主体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4 蒋春生;;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对外来电影片名翻译之影响[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5 熊辉;;简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兼论20世纪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王应云;谭见初;;汉语韵文英译方法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传彪;;“望文生义”刍议[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刘利平;;汉英语言的象似性差异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C];2013年
9 杨苹;胡晓;;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Modern Chinese Prose——A Case Study of Selected Modern Chinese Prose Writings by Zhang Peiji[A];翻译·跨文化旅游研究[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夏泽祥;美国宪法第九修正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萍;英汉短语结构受限搭配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李虹;《红楼梦》诗词英译移情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彭爱民;忠实于源语文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田小勇;文学翻译模糊取向之数字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谢华;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吴迪龙;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周锡梅;从接受美学视角看吴钧陶与Witter Bynner的杜诗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彭强;从等效理论看辜正坤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媛;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付莹U,
本文编号:609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09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