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论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变异”

发布时间:2017-08-08 21:25

  本文关键词:论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变异”


  更多相关文章: 形象学 异国形象 变异 差异性


【摘要】:形象学中的"变异"是比较文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重要问题。从学科史来看,以往的形象学研究者虽然涉及到了异国形象的"变异"问题,但对变异现象疏于理论总结。从存在形态来看,异国形象在创作、翻译、传播、接受过程中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误读等多重变异。从研究实践来看,形象学中的变异研究应将重心放在"求异"研究上,从文本内部和外部对形象的变异因素进行辨异,并以"差异性"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变异研究。对形象学中的"变异"进行研究既顺应了当今比较文学追求差异性的发展趋势,又对确立中国形象的身份坐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关键词】形象学 异国形象 变异 差异性
【分类号】:I0-03
【正文快照】: 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学科分支,形象学主要研究一国文学中异国形象的塑造和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源自于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形象学被引入中国并逐步发展起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绩。当前学术界对形象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异国形象的真伪辨析、形象学的文化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形象学的文化转向[J];人文杂志;2005年06期

2 尹德翔;;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J];文艺评论;2005年06期

3 王瑜嘉;;中国之“形象”与西方形象学之“形象”比较[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唐丽丽;;关于形象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1年34期

5 晓君;;艺术信息[J];戏剧文学;1991年01期

6 彭威;;跨文化形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存在的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7 周宁,宋炳辉;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关于形象学学科领域与研究范型的对话[J];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02期

8 孟华;;刚划上一个逗号的课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02期

9 仝志敏;王会凯;;性别政治打磨出的女人——论形象学视境中的“他者”形象[J];今日科苑;2006年09期

10 伍依兰;;形象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前景[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华;为“X与Y”模式一辩[N];中华读书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哲;《一枚铁玫瑰》翻译实践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杨会敏;广西人看洋教士:西方来桂传教士的形象学解读[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3 张云丹;形象学视阈下《我的帝王生涯》英译本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汤炀;形象学与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重建[D];黑龙江大学;2013年

5 汤婧;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看《王伦三跳》中的中国形象[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8年

6 石黎华;传播视野下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问题初探[D];南昌大学;2010年

7 郑琳琳;从“理想侠客”到“不完美侦探”[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8 王雅洁;从形象学视角研究《诗经》英译本中美人形象的再创造[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

9 李红;文化形象在《喜福会》汉译本中的重构—形象学视角[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42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42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f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