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观照下的《江雪》多译本评析
本文关键词:“功能对等”观照下的《江雪》多译本评析
更多相关文章: 《江雪》英译本 信息功能 美感功能 表情功能 功能对等
【摘要】:诗歌是融信息、美感和表情功能于一体的一种文学体裁。本文借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江雪》的四个英译本进行评析,旨在分辨并鉴赏不同译文在信息、表情和美感等方面的功能对等问题。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关键词】: 《江雪》英译本 信息功能 美感功能 表情功能 功能对等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有诸多学者、诗人和诗歌批评家都在试图对诗歌下定义,或重形式,或重内容,莫衷一是,不胜枚举。龚光明(2005)在他的《翻译思维学》一书中对诗作了如下定义:“诗,是一种能集中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和抒发复杂的人类情感的文学样式。它是诗人用浸透的情感,有内在节律的形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X;;从功能对等角度浅谈儿童文学翻译[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廖治敏;;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天净沙·秋思》的两种英译本[J];经营管理者;2009年14期
3 来引姣;;浅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夏济安译《冬日漫步》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4年07期
4 张爽;;从功能对等角度比较分析《红楼梦》两译本中判词的翻译[J];青年文学家;2013年11期
5 吕银平;;动态功能对等与英汉小说翻译——以《简·爱》两个中译本为例[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4期
6 高原;陈达;;“功能对等”视角下修辞意义的再现——《了不起的盖茨比》两个中译本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34期
7 吴佳;李亦凡;;小说对话翻译的功能对等分析——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对话翻译为例[J];北方文学(下旬);2012年11期
8 施玉丹;;功能对等视角下小说翻译的语言文体转换——以凯特·肖邦《一个小时的故事》中译本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9 陈彦;;功能对等在文学翻译中的凸显——浅析《三生客》两个中译本[J];青年文学家;2013年24期
10 苑东香;;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评析《简爱》两中译本[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思;;从奈达的“对等”理论看儿童文学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姜欣;姜怡;;试论典籍英译中形式对应对于功能传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菲菲;功能对等指导下的小说翻译策略[D];复旦大学;2014年
2 曾瑶;功能对等视角下儿童文学中修辞手法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项书琴;《亲亲土豆》翻译报告[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陈yN;从功能对等视角分析《围城》的西班牙文版本[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5 龙心悦;戏剧相关文本翻译的功能对等原则探讨[D];南京大学;2016年
6 熊章斌;功能对等视角下的幽默翻译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7 奚晨晨;从功能对等角度探讨文学作品《金翅雀》的翻译[D];南京大学;2016年
8 龙艺红;概念转喻视角下《长恨歌》三个英译本的功能对等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9 陈冰;翻译中的功能对等[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高原;奈达功能对等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两个中译本探讨[D];西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69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69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