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探索全息时代下艺术美学的新元素

发布时间:2017-08-14 18:22

  本文关键词:探索全息时代下艺术美学的新元素


  更多相关文章: 全息影像 艺术 美学特征 美学变革 跨学科


【摘要】:每一种技术优势都蕴含着可供创作者使用的美学能力。科学技术制定出参数并确定了空间,而在此空间内创造性的工艺技巧可以出现并发挥美的作用。本文将要说明由全息影像所引发的更为深刻的美学观念转变,即科学技术与艺术关系的转变。在试图从技术形式中解救人类内容时,我们作为艺术家日益趋向于把成像、声音和文本系统带入交互环境,,这种环境利用最先进的超媒体、关注完全感受,尽管今天是以全息影像的方式,这个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由于这一技术的复杂性,我们能感觉到一种综合艺术的出现。因此艺术内容这一问题必须用一种新的综合数据作品的东西来解决,并尽其所能使观众的智力、情绪与感情参与其中。在全息影像创造的艺术形式中,美学意义不是由艺术家创造的,是通过视觉技术分布并由观察者接受的。美学意义是观察者与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内容处在流动的状态,连续的变化与转换。在这样的全息环境中观众的审美知觉也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虚拟现实的世界,我们需要在这样的世界中探索出新的美学范畴。
【关键词】:全息影像 艺术 美学特征 美学变革 跨学科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01;O438.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1
  • 1.1 课题研究背景7-8
  • 1.1.1 研究内容8
  • 1.1.2 研究目的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8-10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8-10
  • 1.2.2 发展趋势10
  •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10-11
  • 第2章 解读全息11-14
  • 2.1 全息影像概念溯源及发展11
  • 2.1.1 全息一词的概念11
  • 2.2 全息技术的发展历史11-13
  • 2.3 全息技术衍生全息艺术13-14
  • 第3章 全息艺术的审美特征14-25
  • 3.1 三维中的视觉机制14-15
  • 3.2 全息影像的美学特征15-19
  • 3.2.1 全息艺术的“感性美”16-17
  • 3.2.2 全息艺术深入意识的美17-18
  • 3.2.3 全息艺术的非线性美18-19
  • 3.3 全息影像引发的美学观念变革19-25
  • 3.3.1 全息技术的艺术化生存20-21
  • 3.3.2 全息艺术与美学观念变革21-23
  • 3.3.3 全息影像产生的艺术内涵23-25
  • 第4章 全息影像在艺术创作中的弊端25-27
  • 4.1 展示效果的局限性25
  • 4.2 设备、技术上的限制25
  • 4.3 跨领域协作25-27
  • 第5章 全息影像在未来应用中的展望27-30
  • 5.1 全息影像的性质27-29
  • 5.1.1 全息影像具有三维性27
  • 5.1.2 全息影像具有可分割性27-28
  • 5.1.3 全息影像可大容量储存信息28-29
  • 5.2 纵观当下,展望未来29-30
  • 第6章 全息影像实验研究30-33
  • 6.1 创作主题选定30-31
  • 6.1.1 创作意义30-31
  • 6.2 创作过程31-32
  • 6.2.1 展馆空间设计的构成元素31
  • 6.2.2 展馆空间设计的视觉元素31
  • 6.2.3 展馆空间设计的形式法则31-32
  • 6.3 小结32-33
  • 第7章 结论33-35
  • 参考文献35-37
  • 发表的学术论文37-38
  • 获奖情况38-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锡仁;;艺术设计专业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艺术教育;2013年12期



本文编号:674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74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4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