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
本文关键词: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
【摘要】:伴随着文明、政治、科技等因素影响,艺术家的思维空间模式由点性、线性、面性、体性到多元化,并向着更深广的趋势发展。这些进步和发展,给艺术作品空间的表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从人类历史发展,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艺术作品空间的变化过程。空间不独属于某种类型的艺术,它属于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或虚拟现实等等。希腊时期,艺术家试图在平面上表现一只正面观看的脚,打破埃及艺术的恒常性规则。从这开始,西方艺术出现固定视点的观察绘画方法,越来越注重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出真实的空间。印象主义把关注点转移到视觉性的空间表现,强调视觉印象。保罗·塞尚用调子和色彩描绘出画面的层层空间。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运用分层景深概念及各种技法材料的结合营造出丰富的画面空间感。亚历山大·考尔德好似漂浮在观众身处空间中带给观众空间想象的活动雕塑。操纵光与空间不同组合变化,给观众带来视觉错觉的奇妙视感的詹姆斯·特瑞尔。擅长以想象力创作,爱丽丝·艾科克作品中众多相互矛盾的逻辑融合一体,使得她营造了奇异独特让人目眩的作品空间。珍妮特·卡迪夫运用声音让参与她作品的观众带入到另一个人们身处过且熟悉的空间。迅猛发展的技术带来的各种转变使我们越来越多地穿梭于无界空间编织成的网络,这些空间没有固定的地理位置。在对信息数字化的回应和表现中,当代艺术家更多利用创造无法触知、仅以虚拟空间来表现想法的方式进行创作。这些不同时期、文化背景及使用不同媒介的艺术家们都有一个对空间的深刻研究为前提。也许他们并不是把表现空间作为一个必要的因素进行创作。但我想从我的角度去讨论—下空间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我自身的创作水平。本文最后表达—些艺术家们作品对我的启发和影响以及我在创作中对空间的体会。空间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空间表现 多样化 重要性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一、空间的认知8
- 二、艺术作品空间的表现方式8-25
- (一)、早期西方绘画的空间表现8-10
- (二)、印象主义绘画的空间表现10-12
- 1、视觉性空间10-11
- 2、后印象主义保罗·塞尚11-12
- (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空间表现12-16
- 1、德·契里柯的空间形式13
- 2、分层景深13-16
- (1)、连续矛盾图像——恩斯特的分层景深13-15
- (2)、玛格丽特的分层景深15-16
- (四)、20世纪中期及之后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16-25
- 1、亚历山大·考尔德的活动雕塑16-18
- 2、光与空间——詹姆斯·特瑞尔18-19
- 3、爱丽丝·艾科克,想象视觉化创造空间19-22
- (1)、进入真实空间体验作品20
- (2)、从观念上进入作品20-22
- 4、以不同媒介创作的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22-25
- (1)、操控声音——珍妮特·卡迪夫22-24
- (2)、无疆界的空间——数字媒体24-25
- 第三章、我在创作中的体会及空间的表现25-27
- (一)、从视觉和情感出发25-26
- (二)、从材料出发26-27
- 结论27-28
- 致谢28-29
- 参考文献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荆晓;;论宋代工笔绘画的空间表现[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0年03期
2 王海峰;;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空间表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林初阳;;中国画的空间表现探讨[J];中国包装;2013年10期
4 刘玉庭;论雕塑的空间表现模式[J];饰;1999年02期
5 周晓;;对山水画空间表现方法的思考[J];丝绸之路;2011年22期
6 郭瑞新;;中国画空间表现教学的课堂设计[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5期
7 赵复雄;传统中国画的空间表现特性[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赵复雄;传统中国画的空间表现特性[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梅爱冰;;浅谈图案教育的空间表现[J];美术大观;2006年12期
10 龙迪勇;;时间性叙事媒介的空间表现[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妍豪;孟欣;;论建筑的平面与空间[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顺兴;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龙;商业综合体“庭空间”层次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2 张晨;空间情趣的营造设计研究—引入兴趣因子和媒介的方法[D];江南大学;2016年
3 汪洋;轻盈材质的空间占据与连接[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4 原景怡;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D];天津美术学院;2016年
5 秦晖;随势赋彩与山水画的空间表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6 韩毅;雕塑空间表现形式的研究和探索[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7 李超;试论任传文风景画空间表现特征[D];安徽大学;2013年
8 王亭亭;室内廊空间在设计中的应用与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郑宣彪;论雕塑的空间[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玮童;插画的空间表现与构建方式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731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731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