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勒克“文学实践论”辨正
本文关键词:韦勒克“文学实践论”辨正
【摘要】:大陆学界在移译韦勒克的《文学理论》时将institution译为"实践",使一种"文学实践论"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陆学界出场,并被不断征引。但"实践"与institution不能完全等同。刘象愚译本在客观上造成普遍性的误用,为我们理解韦勒克理论的复杂性及其政治身份带来了困难。一方面我们需要反思"西方文论"解释机制的学理性缺陷、文化—政治意图及地缘性,另一方面不能缺少历史具体地反思我们自身的解释机制这一核心环节。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西方文论 韦勒克 实践 建构 反思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作者刘欣,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石家庄050024)。自20世纪80年代肇始的“西方文论”研究可谓盛极一时,研究者确信建设新的文学理论和批评必须依靠西方理论的支援来打开新局面。于是“西方文论”从译介到研究再到进入文学批评话语,最终成为大学文学理论教材的理论资源,在教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立元;;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消极影响的反思性批判[J];文艺研究;2014年01期
2 刘欣;;韦勒克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年06期
3 张江;;当代西方文论:问题和局限[J];文艺研究;2012年10期
4 陆贵山;;现当代西方文论的魅力与局限[J];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欣;;韦勒克“文学实践论”辨正[J];中国文学批评;2016年03期
2 曾洪伟;;作为大众美育家与经典普及家的布鲁姆[J];文艺评论;2016年08期
3 李艳丰;;主观预设与强制阐释[J];学术研究;2016年04期
4 董惠芳;陈方方;;论西方文论思维方式对中国当代文论的影响及其特征[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5 吴子林;陈浩文;;反思·超越·创新——2014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报告[J];文艺争鸣;2015年04期
6 王建疆;;别现代:美学之外与后现代之后——对一种国际美学潮流的反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7 左其福;;后现代主义及其对文学观念的影响[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8 朱立元;;后现代主义文论是如何进入中国和发生影响的?[J];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04期
9 张江;;当代西方文论若干问题辨识——兼及中国文论重建[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10 丁月华;纪丙满;;西方藏家关于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收藏的评估尺度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洪岳;;精神建构的彷徨与出路——兼与王建疆先生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2年04期
2 方克强;;文艺学:反本质主义之后[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姚晓南;回归功利: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之走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盛宁;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历史真实[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01期
5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3期
6 肖鹰;反叛的沉沦:当代审美文化主体批判[J];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琼;;视域·方法·批评个性——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研究札记[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支宇;;雷纳·韦勒克对中国新时期文论的影响及其话语变异[J];学习与探索;2009年05期
3 支宇;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韦勒克文论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核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何仲生;韦勒克批评理性的困乏[J];浙江学刊;1999年04期
5 支宇;文学结构本体论——论韦勒克的文学本质观[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胡燕春;;论雷纳·韦勒克文学研究实践中的跨学科维度[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胡燕春;;论雷纳·韦勒克文学研究实践中的自然科学维度[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雷强;;试论英伽登现象美学对韦勒克文论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9 陈菱;“透视论”:一种经验性的阐释理论[J];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02期
10 王慧芳;尹传兰;;韦勒克外部研究透析[J];学理论;2011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支宇;韦勒克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阳;韦勒克文学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培群;论韦勒克的文学批评观[D];华侨大学;2014年
3 余燕萍;韦勒克“内部研究”论重估[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丹;韦勒克《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5 张海燕;韦勒克“批评的概念”的文艺学及批评学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91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79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