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古典小说的空间叙事——以特定小说类型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论中西古典小说的空间叙事——以特定小说类型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空间叙事 中国古典小说 线性空间 小说叙事 流浪汉小说 小说类型 庄园 小说创作 故事 文化情调
【摘要】:正一、空间叙事界说小说创作从未离开过空间的描写和塑造。我们对某些小说的耳熟能详,往往缘于其独特的环境描写或意味深长的空间功能。每一部小说总是开始或结束于特定的空间,总要表现形形色色的空间样态,或者是城市,或者是荒村,或者是海洋,或者是沙漠,或者是园林,或者是街区,或者是现实,或者是梦幻,几乎无所不包,遍及环宇和心理世界。每一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空间叙事 中国古典小说 线性空间 小说叙事 流浪汉小说 小说类型 庄园 小说创作 故事 文化情调
【分类号】:I106.4
【正文快照】: 一、空间叙事界说小说创作从未离开过空间的描写和塑造。我们对某些小说的耳熟能详,往往缘于其独特的环境描写或意味深长的空间功能。每一部小说总是开始或结束于特定的空间,总要表现形形色色的空间样态,或者是城市,或者是荒村,或者是海洋,或者是沙漠,或者是园林,或者是街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恒展;已始“有意为小说”——《幽明录》散论[J];蒲松龄研究;2002年04期
2 王恒展;《东阳夜怪录》散论[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3 沈天水;唐人小说与唐代婚姻法[J];蒲松龄研究;2004年04期
4 王光福;聊斋鬼狐源[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5 李军锋,王恒展;简论宋元话本小说对《剪灯新话》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6 刘伟;试论《任氏传》狐意象的基本特征[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7 王昕,付建舟,王剑萍;略谈清末民初的“新聊斋”[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8 刘富伟;;胡适蒲学研究的理论反思[J];蒲松龄研究;2005年04期
9 李杰玲;李寅生;;论《小豆棚》对《聊斋》的模仿和变异[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10 张凯;;《青凤》中民间故事叙事特点的体现[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菲;;“杂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码中的运用及受众的解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胡继琼;;底层叙述在《水浒全传》中的文化抉择[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3 薄清江;;从南阳汉画看中原本土文化的历史传承[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5 葛士恒;;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资本争夺战——对“中国符号”热的再探讨[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马丹丹;;流亡者的“想象共同体”——改革开放30年流亡电影的中产阶层意识[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7 李今;;晚清语境中的鲁滨孙汉译——《大陆报》本《鲁滨孙飘流记》的革命化改写[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8 杨岚;;普世价值观建构与多元文化的相互制衡[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祁志祥;;“真幻”说: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真实观[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夏琰;戴铭;;浅析《初刻拍案惊奇》里的中医药文化[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苗永敏;拒绝妥协[D];苏州大学;2010年
5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8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春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义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智慧;《豆棚闲话》与“三言”叙事艺术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王政吉;东方主义在《女勇士》中的解构:性别、种族和文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7 金玲;《大地》三部曲的跨文化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瑜;诗与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尹乐;《赤雅》与明代广西民俗[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任春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文化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梅;;从地点到空间:《无名的裘德》中的空间叙事[J];理论月刊;2010年08期
2 闫建华;;试论诗歌的空间叙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常芳;;中国古典小说及其视觉化再生产中的空间叙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杨丽娟;;空间VS文化:茶馆空间叙事演化的隐性书写[J];农业考古;2009年05期
5 余新明;;小说叙事研究的新视野——空间叙事[J];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陈良梅;;从线性叙事向空间叙事的转向——德语现代主义小说叙事结构初探[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2期
7 吴濵;栾泰松;;论白先勇小说中的时空想象[J];前沿;2011年04期
8 罗锡英;;试论《变形记》的空间叙事[J];作家;2011年16期
9 樊晓君;;《金色笔记》的叙事空间建构[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8期
10 龙迪勇;;空间叙事学: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续)[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哲;李小丹;;园林中线性空间营造的节奏手法探析——以中国米芾书法公园云山书画长廊设计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赵炎秋;;诗歌叙事与小说叙事(提纲)[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绍信;;阿成小说叙事[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4 陈思和;;寻求岩层地下的精神力量——读罗伟章的几部小说有感[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5 周冰心;;边际与突围——一个正在崛起的文学“代内单元”现象研究[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6 徐巍;;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复调创作[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7 李丹;;一出庸俗的惨剧——长篇小说《蛙》批判[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8 方锦暄;严从华;;Fuzzy拓扑线性空间上的连续Fuzzy线性泛函[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9 刘卫英;马彦芳;;《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的空间叙事艺术[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10 张光芒;;麦家小说的游戏精神与抽象冲动[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邢政;中国古典精神的再现[N];中国邮政报;2006年
2 苗怀明 南京大学文学院;闵宽东和他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郭英德;小题目含蕴大境界[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张庆国;异军突起的临沧小说[N];云南日报;2010年
5 孟繁华(评论家);中国式的“流浪汉小说”[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6 李浩;惊讶和热情:我看《生死疲劳》[N];北京日报;2006年
7 比目鱼;像智者一样思考,像顽童一样写作[N];东方早报;2011年
8 卿建英;构建小说的理论形态[N];文艺报;2011年
9 周双林;反思中国古典小说里的江湖世界[N];文汇报;2007年
10 ;“思想与风格”[N];吉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妮;托妮·莫里森小说的空间叙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余新明;《呐喊》《彷徨》的空间叙事[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韩晓;中国古代小说空间论[D];复旦大学;2006年
4 黄继刚;爱德华·索雅的空间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龙迪勇;空间叙事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项仲平;影视剧的影像叙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李志斌;欧美流浪汉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易乐湘;马克·吐温青少年题材小说的多主题透视[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郑瑞娟;生物启发的多维网络安全模型及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韩云波;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宝;中国当代电影艺术的空间叙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莉莉;徐克电影的空间叙事[D];汕头大学;2010年
3 吴雯雯;想象中国的空间叙事[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曾严彬;试论电影中空间叙事的功能[D];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
5 鲁德明;《最蓝的眼睛》的空间叙事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梁萌萌;《我的名字叫红》空间叙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7 宋梅;隐喻时空—小论活动影像中的空间叙事[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8 张福萍;回旋于游戏之上的颠覆文本——论余华小说的空间叙事[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黄德泉;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以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为例[D];北京电影学院;2005年
10 孙永江;战斗场景的空间叙事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124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12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