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隐喻的背后——《拍卖第四十九批》中的麦卡锡主义政治话语解读

发布时间:2017-11-01 16:16

  本文关键词:隐喻的背后——《拍卖第四十九批》中的麦卡锡主义政治话语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麦卡锡主义 政治控制 广播影视 文艺文学 科学研究


【摘要】:麦卡锡主义政治控制是托马斯·品钦第二部长篇小说《拍卖第四十九批》中的重要话题,然而关于这部小说迷宫般语言背后的文化主题及其叙事策略的研究,并没有给予该话题足够的重视。因此,透过小说的隐喻性表述,揭示二战前后麦卡锡主义白色恐怖对美国社会的政治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政治审查、精神压制成了品钦小说书写二战后美国麦卡锡主义白色恐怖的核心话语,而其对广播影视、文艺文学、科学研究等非政治领域的政治控制更体现了麦卡锡主义的反动本质。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麦卡锡主义 政治控制 广播影视 文艺文学 科学研究
【基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战后美国小说的历史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1YJA75200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1.0引言《拍卖第四十九批》是当代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所有长篇小说中篇幅最短的一部。小说晦涩的语言及其丰富的哲学内涵与小说独特的叙事策略是多年来学界关注的焦点,而其中隐藏的政治话语却没有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各种政治主题当中,表述最为隐蔽

本文编号:1127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127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1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