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里斯神话与《山海经》相关神话的比较——兼论古埃及阿通神教与中土九黎乱德的异同
本文关键词:奥斯里斯神话与《山海经》相关神话的比较——兼论古埃及阿通神教与中土九黎乱德的异同
更多相关文章: 奥斯里斯神话 山海经神话 阿通神教 九黎乱德
【摘要】:古埃及奥斯里斯死而复生神话,是以形体的完整性作为起死回生的前提,依靠的是外力。转生后以肉体、精神兼备的不变形态,活动在按照现实世界样态复制的冥界。《山海经》里出现的断头不死和变形转生角色,是依靠自身力量保持生命的延续,不再保持人的形体样态;或只有灵魂转生,丧失形神的完整性。中土转生神话在出现时段上比古埃及滞后千年。古埃及阿通神教和中土的九黎乱德均是宗教史上的昙花,都表现为祭祀个体直接与神灵沟通的开放性,但阿通神教兼有宗教意识超前和政治理念滞后的矛盾属性,而九黎乱德则具有政治的进步性与宗教意识的滞后性,因此二者对后世宗教产生了反向影响。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奥斯里斯神话 山海经神话 阿通神教 九黎乱德
【分类号】:I106.7
【正文快照】: 古埃及奥斯里斯(或译为奥西里斯、奥锡利斯)死而复生神话,涉及到人形体的分散与缝合,以及它与生命的关联,由此引出转生来世的情节。《山海经》作为中国早期神话的结集,其中有断首犹生的角色,也有变形转生的记载,与奥斯里斯神话具有可比性。古埃及阿通(或译作阿顿)神教和中国上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原李刚;;“道治文化”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陆建华;;墨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孙显元;;宽容释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程宏亮;;论韩驹诗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倪晋波;最后的瞻望——《左传》人物濒亡心理描写初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杨柳;;先秦道家思想中的“大”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朱智武;;中国古代墓志起源新论——兼评诸种旧说[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9 李勇;祝凯歌;;古希腊史研究的新突破——评《多维视域下的古典雅典城乡关系》[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10 汤城;;王夫之论史文繁简[J];安徽史学;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万里;;商周称谓与中国古代避讳起源[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2 李华伟;;基督徒的文化认同与乡土文化变迁的模式——从理念与符号的视角来探讨豫西李村基督徒在葬礼上的冲突与调适[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3 查清兰;;《左传》外交辞令的委婉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5 吴锐;;《春秋》三传之“诸夏”与后世“汉族”的断裂[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6 谭家健;;《左传》美学思想札记[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7 刘丽文;;《左传》与《周易》的哲学化[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8 许子滨;;从《左传》看《仪礼》的成书及其反映的时代[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9 姚小鸥;王克家;;《左传》“摄官承乏”解[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10 单周尧;;《春秋左传读叙录》的评价问题[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静波;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宗教人格与创作:勃朗特姐妹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宫芳;先秦齐国的国家管理思想与实践[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岳亚莉;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华宇;先秦两汉天下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彩云;从“崇礼”到“诡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新福;重评蚩尤与苗族族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苗族古史研究述评之一[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郭兆祥;试论九黎、三苗、盘瓠与梅山蛮[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3 何光岳;祝融氏和九黎的来源与变迁——论苗族的一支主要先民[J];学术论坛;1984年01期
4 ;社员俱乐部[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2年07期
5 杨东晨;论原始社会时期湘鄂赣的民族和文化[J];益阳师专学报;1996年02期
6 苗利娟;陈钦龙;;三苗来源考[J];江汉考古;2009年04期
7 姚治中;华夏国家形成期的苗蛮部落联盟[J];皖西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8 郑若葵;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农业文化与古苗蛮文化关系初探[J];华夏考古;2000年02期
9 阿土;苗族的族源[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10 蒲善新;行政区划起源初探(续)[J];中国地名;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明杰;陈新;;姑蔑古国与东夷文化探微[A];姑蔑历史文化论文集[C];2002年
2 东e,
本文编号:1136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136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