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全媒体时代华文文学境遇及批评姿态转变新探——以海外新移民流散写作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06 03:14

  本文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华文文学境遇及批评姿态转变新探——以海外新移民流散写作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全媒体时代 新移民文学 文学境遇 批评姿态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特定的历史境遇和文化语境中,由于转型期的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作为边缘性的"第三文化空间",海外新移民文学出现了某些微妙的变化:作家自身在不断流动,主题意向与创作观念发生嬗变;文学本身在不断变化,艺术追求与写作方式千差万别;文学视野在不断拓宽,语言表达与文学模式产生变更;写作群体在不断变动,新生势力与新的元素持续注入。华文文学叙事,蕴含着相当复杂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驱使我们必须寻找更为多元的途径和理论思考以及诠释模式来加以解读,让创作与批评产生真正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华文文学创作的发展可能。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澳洲国际华文出版社;
【分类号】:I106.4
【正文快照】: 进入全(自)媒体时代,在后工业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我们的生活世界,一切事物都在加速变化或者转型,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似乎都浸淫着后工业社会商品化、市场化的气息。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审美创造和存在方式,总是受到文化形态的直接影响。文学身份的认定、文学形式的选择、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庄伟杰;;跨文化语境与自主性写作——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再思考[J];华文文学;2009年06期

2 庄伟杰;;边际心态:跨文化与双重人——兼谈海外新移民中的“海归文学”[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缪菁;跨越与融合[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饶們子;;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学界的兴起及其意义[J];华文文学;2008年03期

2 刘俊;;“新移民海归文学”:新立场、新视野、新感受、新文学——以施雨和她的《上海“海归”》为例[J];华文文学;2010年04期

3 刘登翰;;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美华文学研究的几个关键词[J];文学评论;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润华;从中国文学传统到海外本土文学传统——论世界华文文学之形成[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1年02期

2 林承璜;漫谈世界华文文学[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5年01期

3 刘景松;;耕播·坚守·展望——读《越南华文文学》[J];华文文学;2009年04期

4 陈辽;九十年代世界华文文学的格局和走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5 梁锡华!加拿大;加拿大的华文文学──温哥华经验的今昔与未来[J];华文文学;1998年01期

6 饶們子;面向21世纪的华文文学——在第十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暨节第二届海内外潮人作家作品国际研讨会上的学术引言[J];华文文学;2001年01期

7 英溪;2003海峡两岸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04期

8 萧成;华文文学研究的现有格局与学术思维调整[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9年04期

9 古远清;21世纪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沿理论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10 陶原珂;由薄到厚的两部海外华文文学整体研究著作[J];广东社会科学;199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俊;;北美华文文学中的两大作家群比较研究[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2 郑楚;;晋江籍菲华作家及其贡献[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柳泳夏;;“他者”华人的中国性(chineseness)想象——以旧金山华人文学为中心[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5)[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万强邋黄艳梅;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举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计红芳;南洋佛国的华文文学剪影[N];文艺报;2010年

3 郑楚;“终年挺秀的椰子树”[N];光明日报;2010年

4 记者 张元章;海内外作家学者热议华文文学[N];珠海特区报;2006年

5 江迅;华文文学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N];文学报;2001年

6 刘俊;北美华文文学不同时期的两大历史特征[N];文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加拿大[N];江淮时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罗四,

本文编号:1147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147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3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