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抒情诗的空间叙事

发布时间:2017-11-06 18:22

  本文关键词:论抒情诗的空间叙事


  更多相关文章: 抒情诗 空间叙事 意象 空间意象叙事


【摘要】:抒情诗是实现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内在地包含着叙事。与小说叙事不同,抒情诗主要不是依据以故事线性叙事相对应的方式展开,而是以空间叙事的方式形成。抒情诗的空间叙事表现为空间意象叙事,它成为抒情诗叙事的基本形态。透过诗人与欣赏者丰富的想象力,抒情诗展现出种种空间意象,它们相互并置与关联,形成为空间意象叙事,从整体上显示其意义。同为意象画面,抒情诗中的意象画面与绘画中的画面有所不同,表现出更多动态的色彩,引起欣赏者更为丰富而多样的想象,展现出更为多重的意义。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I106.2
【正文快照】: 一文学艺术,就其本质而言,实际上是人类的一种交流手段。文艺作品,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均是实现各种交流的物质载体。1958年,罗曼·雅各布逊在其《语言学与诗学》中将言语传达的交流过程按照一个系统来加以分解,列出了一个有着广泛影响的交流模式,其中包含着6个要素,在交流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君强;;论抒情诗的叙事学研究:诗歌叙事学[J];思想战线;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玉辉;《荒原》中的意象[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韦虹;;西方文学作品中时间概念的嬗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赵金凤;;《致他的娇羞的女友》—另类的情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4 宗蔚;李加强;;中国古典诗歌与美国意象派诗歌中意象的比较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云得煜;论庞德意象主义诗学[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田苗苗;;王佐良的英国散文研究述评[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田苗苗;刘艺虹;;王佐良英国文学史研究的批评方法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李志华;;安·马维尔的《致他羞涩的情人》的修辞魅力[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8期

9 黄宗英;;试评安妮·布雷兹特里特的“文化叛逆”[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Imagists:the Pioneers of Modern Poetry[J];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 West;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邱纪军;;意象派的诗学范式转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珂;;幸好新诗坛有郑敏——论郑敏的人品、诗品与文品[A];郑敏诗歌研究论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美芸;诗学与政治:聂绀弩思想与创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艳花;毛姆与中国[D];复旦大学;2010年

4 刘翼斌;概念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史记;惠特曼诗歌在中国的评介与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王文;庞德与中国文化[D];苏州大学;2004年

7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方珍平;表达的认知量度观[D];复旦大学;2006年

9 齐磊;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洪雪花;意象主义在东西方文学中的回返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潇;分判与会通:中西意象理论的对话[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小妹;论翟永明诗歌中的家族女性群像[D];西南大学;2011年

3 孟璐西洋;马维尔诗中的时间主题[D];西南大学;2011年

4 孙蔚;约翰·邓恩诗歌的生态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月彩;尼采哲学关照下的邓恩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怡;文学全球化视野中庞德、艾略特与中国新诗意象的汇通[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柳宪龙;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刘宁;魔鬼形象在西方文学中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1年

9 温彦芳;许浑与大历十才子诗歌创作比较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昌国;从空间叙事视角分析《核时代》中的核焦虑[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娟;;空间VS文化:茶馆空间叙事演化的隐性书写[J];农业考古;2009年05期

2 余新明;;小说叙事研究的新视野——空间叙事[J];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闫立;;弗罗斯特诗作中浪漫主义色彩之管窥[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黄桂花;;也谈新月派诗人陈梦家抒情风格[J];成功(教育);2008年03期

5 黄旭球;;试论语次传递与抒情诗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6 刘介民;开拓空间叙事新领域——论张世君《〈红楼梦〉的空间叙事》[J];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09期

7 罗攸;;“中山诗群”及其现状[J];诗歌月刊;2010年01期

8 吴濵;栾泰松;;论白先勇小说中的时空想象[J];前沿;2011年04期

9 樊晓君;;《金色笔记》的叙事空间建构[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8期

10 李耀宗;欧洲诗歌的新开始——古噢西坦抒情诗歌(上)[J];国外文学;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永红;;俄汉诗歌句法对比研究导论[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卫英;马彦芳;;《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的空间叙事艺术[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3 李玫;;文学与影视作品中的上海书写比较——以《长恨歌》为例[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孟君;;集体记忆的多副面孔——论“文革”的电影城市空间形态[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林珍;;《远山淡影》中的不可靠叙述与读者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郭红梅;;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叙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超;城市中的“心灵之书”[N];文艺报;2006年

2 湘明;古典小说研究的新成果[N];中国文化报;2002年

3 梁余晶;一扇了解澳洲的窗口[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杨柳;让文学通过电视贴近大众[N];中国艺术报;2006年

5 金磊;用诗歌解读建筑人生[N];中国建设报;2006年

6 毛翰;歌词创作与和谐文化[N];音乐周报;2007年

7 川江;小刊物办出大世面[N];文学报;2006年

8 郭奕华;严谨之下的自由者 费宁格[N];美术报;2008年

9 曾斌;少数民族小说中呈现的民族身份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陈英(北京大学);小说之外的茨威格[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妮;托妮·莫里森小说的空间叙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余新明;《呐喊》《彷徨》的空间叙事[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继刚;爱德华·索雅的空间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韩晓;中国古代小说空间论[D];复旦大学;2006年

5 龙迪勇;空间叙事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项仲平;影视剧的影像叙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侯桂杰;托马斯·品钦小说叙事迷宫[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程雯慧;动画的影像叙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胡慧勇;历史与当下危机中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杨莉;拜伦叙事诗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宝;中国当代电影艺术的空间叙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莉莉;徐克电影的空间叙事[D];汕头大学;2010年

3 曾严彬;试论电影中空间叙事的功能[D];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

4 鲁德明;《最蓝的眼睛》的空间叙事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梁萌萌;《我的名字叫红》空间叙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宋梅;隐喻时空—小论活动影像中的空间叙事[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7 张福萍;回旋于游戏之上的颠覆文本——论余华小说的空间叙事[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黄德泉;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以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为例[D];北京电影学院;2005年

9 吴雯雯;想象中国的空间叙事[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永江;战斗场景的空间叙事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148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148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3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