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诗与思——菲华著名诗人云鹤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8 13:22

  本文关键词:诗与思——菲华著名诗人云鹤诗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云鹤 诗歌 前期 后期


【摘要】:云鹤的诗歌创作以七十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就思想内蕴而言,前期不少作品在意象结构的古怪生新和主观化的幻想表相之下,是诗人对内心世界与情感的深度挖掘。从思想情绪来看,前期诗歌常透露出一种萧索颓唐。在形式方面诗人进行了大胆尝试。仅就诗艺而言,诗人后期诗歌总体表现不如前期,表达形式渐趋平和,但诗作立足于现实,表现容量有所增加,诗歌情感变得更为厚重。后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改变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诗艺技巧的不足。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12YJCZH172)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1YJAZH101)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YSB002)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系列”课题(HWJY201107)
【分类号】:I341.072
【正文快照】: 一云鹤(1942~2012),本名蓝廷骏,祖籍福建,菲律宾著名诗人。云鹤在现代诗创作方面积极进行尝试,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诗作颇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7岁的他即出版诗集《忧郁的五线谱》,六十年代又接连出版三部诗集:《秋天里的春天》、《盗虹的人》和《蓝尘》,八十年代,诗集《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珂;;菲律宾华文诗人云鹤新诗创作的特点与价值[J];南都学坛;2009年04期

2 孙立尧;;“行”的艺术:现代诗形式新探[J];学术月刊;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从阐释学视角评析《论语》两个中英对照译本[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王芳;粟向;;诗歌功用刍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郑超;;《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悲剧成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陈黎;从康德到巴尔特: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叶超;注定的悲剧——《厄舍府的倒塌》罗德里克·厄舍精神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张雪桦;;浅谈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中的人性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朱林;;本雅明翻译观与解构主义的形神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韦晓萍;;文化传播与接受:电影名翻译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徐天戍;;当代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概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左焕;马键;;叔本华意志哲学与佛教思想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晓瑜;;思考《脸上的红月亮》[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2 阮倩;;“童贞”观念的初始——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解构主义批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刘洪祥;;浅论《水浒传》中“义”的价值评判[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4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伍明春;;在形与质之间寻求平衡——论屠岸的十四行诗[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许心宏;文学地图上的城市与乡村[D];浙江大学;2010年

6 李汇;现代性视野中的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全慧华;《土地》的审美文化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钟艳萍;论王尔德小说和戏剧中的审美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赵卫东;妇女身体:作为“性”符码的生产和消费[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雪岚;超越文化[D];厦门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青;延安时期女性文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郑清斌;妥协、互动、融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吕莹莹;论毛姆的自由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小妹;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中死亡恐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英;独具匠心的读者召唤结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旭;龙纹的异化设计研究与应用[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8 谢添玉;《我的叔叔于勒》主题及人物形象解读的嬗变[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欧阳继梅;现代诗性隐喻:作为消解现代诗歌困境的一个方法及其建构[D];云南大学;2010年

10 王玲;从中西文学与音乐的关系看文学与音乐欣赏中的互相渗透[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燕;论云鹤诗歌语言的语法变异组合[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03期

2 古远清;;从“深入深出”到“深入浅出”——读菲律宾云鹤的诗[J];阅读与写作;2009年06期

3 郑波光;“空舟”是一种宿命——云鹤诗的造型感[J];名作欣赏;2001年05期

4 王珂;;菲律宾华文诗人云鹤新诗创作的特点与价值[J];南都学坛;2009年04期

5 段妍;从菲华新诗探华人心态变迁[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年04期

6 陈贤茂;展示菲华文学的风采——读施颖洲编《菲华文艺》[J];华文文学;1993年01期

7 赵顺宏;菲华诗歌发展论略[J];华文文学;1998年01期

8 龙彼德;;张力[J];散文诗;2010年17期

9 刘登翰;精神漂泊与文化寻根——菲华诗歌阅读札记[J];南方文坛;1998年03期

10 刘登翰;精神漂泊与文化寻根——菲华诗歌阅读扎记[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学教授 覃新菊;生态穿越天空 诗歌清远相会[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本文编号:1157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157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5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