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现代性”的译介与发现——从袁可嘉的一篇译文说起
本文关键词:审美“现代性”的译介与发现——从袁可嘉的一篇译文说起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现代性 现代主义 袁可嘉 现代诗人 新形式 艾略特 新诗现代化 现代文明 现代派文学 现代艺术
【摘要】:正近现代以来,中国学界第一篇明确以"现代性"为题,并对"现代性"的内涵进行了明确阐述的文章,是由袁可嘉翻译、英国诗人史班特(Stepher Spender)撰写的《释现代诗中底现代性》。该文原载Tiger's Eye',译文发表于《文学杂志》1948年第3卷第6期,是联合国文教委员会艺文组与《文学杂志》的交换稿件。该文的英文原题为"What is
【作者单位】: 长春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美学译文中的‘现代性’概念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BS47
【分类号】:I561.072;H315.9
【正文快照】: 近现代以来,中国学界第一篇明确以“现代性”为题,并对“现代性”的内涵进行了明确阐述的文章,是由袁可嘉翻译、英国诗人史班特(StepherSpender)撰写的《释现代诗中底现代性》。该文原载Tiger's Eye',译文发表于《文学杂志》1948年第3卷第6期,是联合国文教委员会艺文组与《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禹冰;王确;;“十七年”文艺理论译介中的“现代性”问题[J];外国问题研究;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增流,管建明;叙事角度中的传统和现代意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吕作民;;文学的无解方程:卡夫卡与《城堡》[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屈小鹂;;变形人生 荒诞体验——论卡夫卡小说的荒诞艺术[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4 张香萍;;孤独的沉思者——卡夫卡艺术世界中人类的生存困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5期
5 桑艳霞;;简析意识流文学及其创作特点[J];大家;2012年08期
6 李建立;;1980年代“西方现代派”知识形态简论——以袁可嘉的译介为例[J];当代文坛;2010年01期
7 张德明;原始的回归——论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原始主义[J];当代外国文学;1998年02期
8 张曼娜;刘玉平;;初探《非法入住》的现代主义美学手法[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06期
9 刘青怡;;论“西南联大诗人群”诗歌的戏剧化——客观化抒情策略之一[J];电影评介;2008年20期
10 范文艳;;我写故我在——从致菲莉斯书信中解读卡夫卡[J];大众文艺;2011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霍俊明;;并非圭臬:“新诗戏剧化”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反思[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霍俊明;;能否“重新作一个浪漫主义者”——1990年代以后:浪漫主义诗学的“末路”或“观念史”[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民;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审美风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天兵;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小说死亡叙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胡苏珍;跨语际实践中的新诗“戏剧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王琰;迟暮的玫瑰[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芬;生存困境中的艰难跋涉[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娟;死与变:论弗·伍尔夫小说中的存在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祝春华;主体的泯灭与个性的崩溃——关于“非个性化”理论的知识谱系的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昌凤;论现代艺术的陌生化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韩彬;施蛰存与“现代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慧;“参照自己创作出来的文学世界”[D];吉林大学;2006年
7 王艳蕾;汪曾祺小说创作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越男;黑色幽默与生存关怀[D];苏州大学;2008年
9 栗丹青;米兰·昆德拉小说美学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彭运潮;布宁短篇小说的现代主义特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K·朱波夫;江帆;;小剧院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J];电影艺术译丛;1956年02期
2 王琦;现代资产阶级的形式主义艺术[J];美术研究;1958年01期
3 苏联艾德林;郭应阳;;关于毛主席的诗文创作[J];华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1959年02期
4 B·斯卡捷尔希科夫 ,佟景椨;修正主义者反s抵饕宓氖謳投鱗J];美术研究;1959年01期
5 伊林 ,刘歟;寓意和象征[J];美术研究;1959年02期
6 斯·卡夫坦诺夫;江文;;全力改进高等学校中马克思-列宁主羲基本知识的讲授[J];人民教育;1950年02期
7 拉·亚历山德罗夫斯卡雅,张守慎;这里也有我们的过错[J];戏剧报;196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韵;;先锋派的形式意义[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胡水清;;毛姆的都市体验与审美现代性[J];肇庆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邢崇;;波德莱尔审美现代批判精神的形成[J];时代文学;2008年05期
4 徐群晖;神经症心理和莎士比亚悲剧的审美现代性[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1期
5 邱维平;分裂的威塞克斯——论托马斯·哈代悲剧小说的审美现代性[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徐群晖;莎士比亚悲剧的审美现代性[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刘志;意义的精神性救赎——论本雅明思想的精神关怀[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邵秀芳;;政治化的审美——雪莱、拜伦之浪漫主义的审美特质[J];青年文学家;2010年11期
9 查振华;;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阿尔托[J];电影文学;2010年02期
10 刘舒;;浅议童话话语的整体性[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红菲;;莎士比亚悲剧的伦理冲突与审美现代性[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黄春燕;;一沙一世界——从《伊芙琳》看乔伊斯的写作特点[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3 翁文娴;;自浪漫过渡至现代主义——雨果及波特莱尔诗内“阴暗面”的份量[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杰;;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5 连敏;;走近北欧诗歌——在京诗人与丹麦诗人的对话[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6 万胥亭;;从波特莱尔的“时尚现代性”走向现代艺术的四种“诗意现代性”[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曼;;《达洛维夫人》的隐喻悖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彭保良;;从《尤利西斯》的反英雄主题看都柏林人的伦理道德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胡燕双;;《海浪》中的后印象派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邱纪军;;意象派的诗学范式转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子雨;另一种评论[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启科分校终身教授 张爱平;文学与科技的较量[N];解放日报;2010年
3 叶廷芳;西方先锋文学的现代精神[N];社会科学报;2006年
4 王安忆;低地的命运[N];东方早报;2011年
5 刘舸 湖南大学文学院;从差异走向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郭家申;为我国外国文学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和营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物质利益”: 现代主义英语文学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批判[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童燕萍;从《屠场》的接受史看20世纪文学批评导向的影响[N];文艺报;2005年
9 外文所 陈众议;西方小说、类小说的一种纵向概括方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廖小文;现实主义,一盏光明的灯火[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玲;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构[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关涛;莎乐美形象的历史演变及文化解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孙德高;唯美的选择与转换[D];武汉大学;2005年
4 熊毅;多恩及其诗歌的现代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詹树魁;符拉迪米尔·纳博科夫: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D];厦门大学;2003年
6 蔡春露;威廉·加迪斯小说中的熵[D];厦门大学;2003年
7 李美华;琼·狄第恩作品中新新闻主义、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多角度展现[D];厦门大学;2004年
8 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D];暨南大学;2004年
9 谭惠娟;创新·融合·超越:拉尔夫·埃利森文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10 胡亚敏;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云春;《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现代主义主题[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曲艳丽;人生舞台的小丑——《五号屠场》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马征;《小城畸人》现代主义艺术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t,
本文编号:1165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16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