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民族的寓言:莫言的《蛙》与库切的《耻》中的冲突与融合

发布时间:2017-11-12 16:09

  本文关键词:民族的寓言:莫言的《蛙》与库切的《耻》中的冲突与融合


  更多相关文章: 《蛙》 《耻》 冲突 融合


【摘要】:任何一种文化都是靠本民族自身的纵向积累与进步,及其与世界各国外来文化之间的横向交流而得以发展壮大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倡世界文学理想。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与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与库切,其作品《蛙》与《耻》均通过描写生态环境现状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冲突与融合,折射出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莫言的《蛙》,通过讲述作为乡村医生的"姑姑"所推行的新法接生与计划生育,反映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的故事,实际上却是批判性话语的婉转表达。给政策执行者与政策约束者以启示,对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又具有人文关怀的生存方式的反思与探索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同样,库切的《耻》通过描写大学教授卢里因绯闻被学校开除和女儿露西在农场被黑人强暴的事件,展现了殖民主义给新南非人民带来的身心痛苦与生活困境。同时,前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也都在努力为后殖民社会的和谐重建、友好共存寻找一条新的出路。本文试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学寓言性的视角浅析莫言的《蛙》与库切的《耻》中关于人如何救赎的问题。采用詹姆逊的寓言理论试图阐发作品中隐含的文化意蕴,将人的罪恶与救赎和意识形态批判结合起来进行考查。从莫言的《蛙》与库切的《耻》故事表层上看,均表现了人们的赎罪心理,两部作品具有深刻的寓言性。詹姆逊关注寓言对当代的作用,而小说《蛙》与《耻》则通过讲故事给人以启示与反思,人们都在共同努力为民族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有益的尝试。同时,对当代世界范围内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I106.4-03
【正文快照】: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之一,美国后现代理论家,被誉为“引导了美国人文学科的方向”的领军人物。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一书对后现代思潮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该书中,詹姆逊指出“寓言性是文学的特性”[1](P.85)。之后他又对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探析杰姆逊后现代美学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袁文彬;;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李明;;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与大众文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张劲松;;拟真时代:鲍德里亚媒介理论的后现代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程金福;论广告艺术的形成及其艺术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程小平;;论江西诗学形式与内容的内在矛盾[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8 王丽;;从王维苏轼山水诗看“唐诗”“宋诗”的美学特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沈学习;张清湘;;生命价值的回归·历史文明的反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吴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释义[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吕尚彬;;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邓程;;论名词句[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雪;刘泰然;;反现代性与复魅之诗——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的神话修辞[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锐;;关于浙东学派与浙江精神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浙学传统与当代浙江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琳;;缺席的“在场”——试析纪录片《东》中的现实观[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8 李为君;;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青年文化认同危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9 白红兵;;媒体狂欢的文化逻辑[A];“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殿元;;广告文化消费至上观的价值批判[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波;“第三代”诗歌论[D];南开大学;2010年

5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7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彭伟;明前韦应物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王传君;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胡成蹊;文学译者的人文素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王海娜;法兰克福学派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李艳;乾嘉诗人舒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林泉;;莫言大戏台[J];时代文学;2002年06期

2 王谦;;胸口写作:莫言[J];出版广角;2005年01期

3 ;莫言称当代作家应自我反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33期

4 洪融;;有位作家叫“莫言”[J];咬文嚼字;2009年12期

5 吴义勤;;原罪与救赎——读莫言长篇小说《蛙》[J];南方文坛;2010年03期

6 李之馨;;一幕嘻笑怒骂的大戏——浅论《檀香刑》中的悲剧人物[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7 吴敏;蒲荔子;曹文钰;;莫言:我不是中国马尔克斯[J];东西南北;2011年16期

8 陆文虎;;莫言和他的《红高粱》[J];文学自由谈;1986年06期

9 高昌;;头上三尺有青天——近访莫言[J];作家;1998年10期

10 游友基;莫言、残雪小说的现代主义特征[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南;;莫言小说词语创新得失谈[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古远清;;大陆作品大举“入侵”台湾[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1)[C];2010年

3 格非;马原;孙甘露;;20年后回首“先锋”之路[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4 张未民;;新世纪以来的文学进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6)[C];2010年

5 朱向前;;“茅奖”归来话长篇[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3)[C];2005年

6 李欣;杨慧;薛巾一;;“80后”写作市场性与时尚性研究[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2)[C];2006年

7 李丹;;一出庸俗的惨剧——长篇小说《蛙》批判[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8 张颐武;;在新的起点思考新的价值[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9 王兆胜;;文学创作的深度异化——评陈希我的小说《抓痒》[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10 张学军;;新时期文学的艺术变革[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8.6)[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一龙;独特的声音[N];检察日报;2001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李淼;莫言:小说只有描写人性影响才更深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陈熙涵;“挑刺”锁定莫言[N];文汇报;2010年

4 穆肃;莫言:我和马尔克斯搏斗二十年[N];东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淼;莫言进北大漫谈网络文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周依奇;莫言拍摄罗马游记为保护文化遗产支招[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傅小平;众声评说“浪得虚名三十年”——[N];文学报;2010年

8 贺绍俊;《蛙》:文学与生命的思想难题[N];文艺报;2011年

9 曹元勇;对生命的敬畏与悲悯[N];文艺报;2011年

10 贺绍俊 潘凯雄;不同的声音[N];北京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广远;莫言的文学世界[D];吉林大学;2010年

2 宁明;论莫言创作的自由精神[D];山东大学;2011年

3 斋藤晴彦;心理的结构与小说[D];复旦大学;2012年

4 郭家琪;鸿沟与跨越[D];北京大学;2013年

5 李一;试论新世纪十年文学中的“无后”现象[D];复旦大学;2012年

6 张德军;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民俗记忆[D];兰州大学;2012年

7 裴氏翠芳;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姿;二十世纪中国乡土的浪漫书写[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景银辉;“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D];上海大学;2010年

10 周引莉;从“寻根文学”到“后寻根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静;暴力的狂欢—论莫言的暴力叙事[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夏威;莫言对语文教育的启示[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3 王佳慧;批评视域中的“莫言形象”演变[D];渤海大学;2012年

4 濮丽雅;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陈知音;莫言文艺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6 邵琳琳;莫言作品中的媒介力量[D];海南大学;2014年

7 曹蕾;原生·模仿·超越—莫言文学创作历程观察[D];渤海大学;2014年

8 方川;莫言文学创作的民间视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费立军;莫言小说的怪诞书写与价值[D];延边大学;2012年

10 王晓燕;莫言长篇小说主题学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76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176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6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