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中西方文学中的忏悔者形象及人性善阐释

发布时间:2017-11-21 07:09

  本文关键词:中西方文学中的忏悔者形象及人性善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中西文学 忏悔者形象 性善论 性恶论 人性善


【摘要】:翻开中西方文学著作,忏悔者的形象俯拾皆是。归纳起来,中西文学中的忏悔者形象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自传体文学中的忏悔者形象;二、因违背道德或触犯法律而忏悔的忏悔者形象;三、两性情感中的忏悔者形象。这些形象在忏悔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文章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这些忏悔者形象,并站在中西方性善论的高度对其做出人性善的阐释。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一、中西方文学中的忏悔者形象从古至今,忏悔一直是中西文学反复表现的主题之一。中国古代诗词、现当代文学中不乏忏悔的影子,而在西方文学历史上,“忏悔文学”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潮流。鉴于此,很多学者对中西文学中的忏悔意识、忏悔心理、忏悔观念、忏悔制度、忏悔精神等做了大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8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9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10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周恬;中国体育道德失范的发展过程、成因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根绍;出狱与入狱[J];读书;1996年04期

2 聂永华 ,谭元炀;人性善美价值重塑的化身——《芙蓉风》三个主人公形象试析[J];南方文坛;2001年02期

3 路红东,崔红,吉龙华;由儒家“人性善”导向的人治下的法治[J];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4 建业;;老人的负面形象和孩子的暴戾气焰[J];杂文月刊(原创版);2011年12期

5 范建华;;在时尚“潮”中倡扬传统人性善——评电视剧《家,N次方》的价值观引导[J];电影评介;2012年09期

6 徐令彦;试析陈确对“人性善”理论的修正和补充[J];河南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7 李宸;;在“人性善”下道德与权力的角色冲突[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8 蔡翔;咬文嚼字[J];文艺评论;1994年04期

9 周耿;张松辉;;论老子首倡人性善[J];管子学刊;2010年01期

10 周耿;张松辉;;论老子首倡人性善[J];东岳论丛;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敦华;;人性善与原罪(英文)[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全球化时代的东西方哲学对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2 沙莲香;;卅年改革的心理后果[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王小健;;孟子人性善与仁政[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鲍鹏山;“人性善”的终极证明[N];光明日报;2011年

2 张鸿巍;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N];法制日报;2012年

3 陈忠实;横空出世 非同凡响[N];文艺报;2012年

4 ;正大光明的中华大丈夫[N];常州日报;2010年



本文编号:1210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10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1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