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中的民族主义
本文关键词:林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中的民族主义
更多相关文章: 撒克逊 民族问题 艾凡赫 确切的定义 诺曼人 盖尔纳 查理 德里克 成员资格 司各特
【摘要】:正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民族主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动力,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从其广度、韧性、变化来说,民族现象主宰了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1)虽然民族问题日益成为学界的热点,在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领域备受关注,但什么是民族,如何给民族一个确切的定义却仍旧未有定论。盖尔纳提出了民族的两个定义,其一是"共享同一种文化,而文化又意味着一种思想、符号、联系体系以及行为和交流方式",其二是"根据共同的成员资格而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晚清翻译小说中的西方形象研究》(10YJC75105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106.4
【正文快照】: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民族主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动力,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从其广度、韧性、变化来说,民族现象主宰了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1)虽然民族问题日益成为学界的热点,在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领域备受关注,但什么是民族,如何给民族一个确切的定义却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宪堂;;“天下观”的逻辑起点与历史生成[J];学术月刊;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孔子形象:历史知识与社会意识——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孔子叙述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姜红;;“想象中国”何以可能——晚清报刊与民族主义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钱雯;;历史与人:鲁迅小说的两个关键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刘国华;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正面推动作用[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5 刘光永;国民公德与宪政框架——梁启超的政治文明整体发展观[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6 刘超;危机与认同:中国民族溯源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7 王天根;;史学框架与史学求真的限度——兼论西方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论的史学转向[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8 方国武;;批评的理论视角变迁——晚清谴责小说研究的历时述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王冬杰;刘杰辉;;“林译小说”中的赞助人因素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董轩;;论史诗性中国现代作家自传的创作内涵[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昌舒;;论中古时期出处思想的演变及其审美意蕴[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崔波;吴彤;;地方性知识视野下的洋务派的翻译出版[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3 卞敏;;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昌舒;;论白居易的诗、酒与琴及其美学意蕴[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张凤莲;;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6 田文林;;对国际政治中民族分离1问题的多维分析[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邹小站;;华夷天下的崩溃与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9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10 海路;徐杰舜;罗彩娟;;族群理论研究文献回顾[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腾国立;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任春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文化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董素云;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徐静怡;林纾翻译研究的释义学新解[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平海啸;儒家孝悌思想与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马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庄小珊;明清福建曲家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存毅;林白水与中国白话文运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丽娟;“三要素”理论视域下中国短篇小说的转变形态[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沈长云;;由史密簋铭文论及西周时期的华夷之辨[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2 王辉;史密簋释文考地[J];人文杂志;1991年04期
3 李宪堂;天保灵台考[J];史学月刊;2003年04期
4 唐楚臣;葫芦、向天坟及昆仑新解[J];思想战线;1996年01期
5 ;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J];文物;1980年05期
6 艾兰;;“亚”形与殷人的宇宙观[J];中国文化;1991年01期
7 李学勤;史密簋铭所记西周重要史实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17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17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