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方主义面面观——斯洛维克教授访谈录
本文关键词:生物地方主义面面观——斯洛维克教授访谈录
更多相关文章: 司各特·斯洛维克 生物地方主义 后殖民生态批评
【摘要】:在这篇访谈中,美国当代著名生态批评家司各特·斯洛维克教授主要从全球化、地方主义、生物共同体、深层生态学,尤其是后殖民生态批评与流散文学的多重视角和多重关系出发,对当下美国环境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关键词"生物地方主义"进行了详尽的阐释。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生物地方主义自身的丰富内涵,而且对于我们准确把握生态批评发展的历史、前沿和动向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空间诗学观照下的当代美国生态诗歌研究”(10YJA752036)
【分类号】:I712.06
【正文快照】: 【访谈者按语】司各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教授是国际学界公认的生态批评研究的权威之一,出版有相关学术著作二十余部及大量论文。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建并担任会长的“文学与环境研究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在全球拥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伦斯·布依尔 ,张旭霞;文学研究的绿化现象[J];国外文学;2005年03期
2 张军;论福克纳的自然观——“大森林三部曲”的生态批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黄红荔;;“水仙花”的生态批评解读[J];职业时空;2008年06期
4 马军红;;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司各特·斯洛维克访谈[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2期
5 李卉;;生态批评的主要着眼点[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6 帕特里克·墨菲;;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当代美国小说(英文)[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年01期
7 刘丹;;回归自然,向往童真——生态批评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体现[J];作家;2009年04期
8 付文中;;《圣经》中的绿色思想探微(英文)[J];大众文艺;2010年11期
9 乔国强;读唐奈·德莱斯《生态批评:环境文学与美国印第安文学中的自我与地域》[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1期
10 毛娟;;生态批评的浪漫主义资源[J];当代文坛;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小月;;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狄更斯小说研究[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穆宝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满生态思想的作品[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慧;;论生态文学的开创者——亨利·大卫·梭罗知名度崛起的内外因[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曾玲;;《钟形罩》下女性的反叛——对《钟形罩》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潘慧影;;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西尔瓦纳斯·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生珍;;自然主体性:尤金·奥尼尔戏剧生态意识探析[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平萍;美国生态批评的环境转向[N];文艺报;2009年
2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的成员、外国生态文学方向的研究生 陈蕾;2007年国外生态文学回眸[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3 记者 韩晓玲;国内外专家探讨“绿色”文学[N];湖北日报;2008年
4 清衣;“超越梭罗:文学对自然的反应”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N];文艺报;2008年
5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学教授 覃新菊;生态穿越天空 诗歌清远相会[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6 张琼;莎士比亚的世界 世界的莎士比亚[N];文艺报;2006年
7 盛泉;生态角度的文学重审与文学批评[N];中国保险报;2004年
8 陈文;美国召开西部文学学会年会:“美国西部记住与忘却的文化”[N];文艺报;2005年
9 王树福;生态文学视角下的易卜生[N];文艺报;2009年
10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成员 向若萌;国外生态文学热潮风起云涌[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利华;“生态大我”与生态批评的构建[D];北京大学;2013年
2 蔡俊;超越生态印第安:论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中的自然主题[D];南京大学;2011年
3 宁梅;加里·斯奈德的“地方”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方丽;环境的想象[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杨丽;安妮·普鲁生态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D];山东大学;2006年
8 谭晶华;维拉·凯瑟的生态视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杨晓辉;日本当代生态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刘国清;从断裂到弥合:泰德·休斯诗歌的生态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丽;《愤怒的葡萄》的生态批评阐释[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华;海明威作品之生态意识的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齐文平;国内海明威生态研究评述[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高毅;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愤怒的葡萄》[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婷婷;自然·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沫;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羚羊与秧鸡》中的生态关怀和叙事灵活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敏;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生态解读[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荆兴梅;用生态批评理论分析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邬蒙;迷失于后现代的田园[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刘苹苹;生态批评视角[D];上海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46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46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