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女性主义视角下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9 10:02

  本文关键词:女性主义视角下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女性主义 中国 外国文学研究 历史分期 特点


【摘要】:文章历史地考察了西方女性主义自20世纪以来在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将百余年的研究分为三个时段:20世纪前80年为孕育期,这一时期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基本没有女性主义的同步回响,但在译介领域也偶有涟漪。1980-1994年为勃发期,特点是译介先行,译介内容不分先后;女性形象批评长期占主流;主要集中于西方文学研究等。1995年至今是繁荣期,研究范畴涵盖东、西,研究视角更广阔,日渐与世界接轨但仍有差距;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界获得制度化保证,学科化明显;目前的研究流派纷呈,但其中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方兴未艾,预测未来前景广阔。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项目号09&ZD071)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女性主义①文学批评是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所进行的文学批评的实践,它是世界范畴内的妇女解放运动的直接产物。作为一种阐释方法,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读者与研究者了解女性视角与生存体验,明晰作品中的性别与权利关系开辟了新的空间。乔纳森·库勒认为女性主义理论属于一种后结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虹;《简·爱》与妇女意识[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5期

2 王春景;;现代印度妇女的哀歌——解读R.K.纳拉扬的小说《黑房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陈晴;试论《简·爱》中疯女人形象塑造的双重性与必然性[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刊;1996年04期

4 严启刚,杨海燕;《启蒙的辩证法》和生态女性主义批评[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顾红曦;凯特·米莉特的《性政治》与“女性形象”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04期

6 肖霞;;突围与建构:论日本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J];文史哲;2010年05期

7 李小江;当代妇女文学中职业妇女问题——一个比较研究的视角[J];文艺评论;1987年01期

8 高奋;;新中国六十年伍尔夫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云;;斯坦利·费什的阅读观与女性主义文本[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许庆红;;爱欲与自我:《另类戒指》中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耿伟伟;;从传统文化看中西女性文学之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4 彭湘宁;;尝试一种——质疑李昂《杀夫》之女权主义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5 郑希;;沉默的激情——对电影《钢琴课》的女性主义批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朱秋萍;;论贺玉波的《中国现代女作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7 庄彩云;;历史与社会的缺席:中国本土作家的身体写作困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李晓彩;王萌;;身体写作:女权主义的重建与消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9 白小星;;叛逆的妖妇——王熙凤和夏泼·蓓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悲剧根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郑维;;蛾与蝶——从女权主义视角看“荡妇”潘金莲和萨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彩霞;;西方文学想像与《圣经》叙事的平行研究[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八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5 万笑男;从女明星到人民演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斌;1950年代的塘村妇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金正秀;晚清女性传记与国族想象的形成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9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胡明贵;自由主义思潮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玉英;陈染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梁艳;寻求和谐之殿堂——生态女性主义完整性诉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丽红;生命的探索——欧茨悲剧艺术展现生存危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余环;自由与和谐的探求与奋斗:酷儿理论对《紫色》的解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扬;福斯特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陈平焰;美国华裔生存状态的多维度透视[D];湘潭大学;2010年

7 顾白雪;20世纪90年代中韩女性文学追求及创作手法比较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夏海娟;追寻自由灵魂的重塑,,挣脱宿命论的囚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群英;论九十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千;自然·女性[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斋藤绫子,范倍;织泪成曲:哭泣的政治与重塑女性公共领域[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贺根民;;道德箴规与中国文学叙事的救赎情结[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3 王新生;;“昭和的阿吉”——读什么样的外国史[J];博览群书;2009年06期

4 孙科;姜建红;;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兴起的文化语境[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5 王宗杰;试论当代日本女性文学的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5期

6 葛桂录;边缘对中心的解构——伍尔夫《到灯塔去》的另一种阐释视角[J];当代外国文学;1997年02期

7 潘建;;国外近五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述评[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1期

8 陈晓明;勉强的解放:后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J];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03期

9 王家湘;维吉尼亚·吴尔夫独特的现实观与小说技巧之创新[J];外国文学;1986年07期

10 王家湘;二十世纪的吴尔夫评论[J];外国文学;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辉斌;谈外国文学研究的三种创新模式[J];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05期

2 刘阳;江苏外国文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盛会[J];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01期

3 ;全国主要报刊外国文学研究文章索引[J];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04期

4 ;外国文学研究编委介绍[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6期

5 田晓华;;全国主要报刊外国文学研究文章索引[J];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6 ;“语言学与外国文学研究:模式、分析与融合”学术研讨会通知[J];中国翻译;2007年02期

7 ;外国文学研究理事介绍[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4期

8 杨光子;;“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基地”在京成立[J];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06期

9 ;外国文学研究理事介绍[J];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4期

10 江璇;邵杨;;信息时代的外国文学研究与教学研讨会综述[J];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杰;;多一点问题,少一点结论——也谈外国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2 黎志敏;;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文化(伦理)建设[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邹建军;;编选后记[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聂珍钊;;全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聂珍钊教授在闭幕式上的发言[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吴格非;;周立波与外国文学研究[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6 高莽;;茅公谈画[A];茅盾和我[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俞小石;外国文学研究亟待突破[N];文学报;2002年

2 世文;外国文学研究要迎接时代挑战[N];文艺报;2003年

3 王守仁;外国文学研究呼唤创新[N];文艺报;2002年

4 郭家申;为我国外国文学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和营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记者 杲文川;外文所庆祝建所40周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林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7 本报实习生 景琳琳;外国文学翻译精品长销不衰[N];文学报;2000年

8 陈众议(外文所);从“斗争武器”到“以人为本”[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任晶晶;外国文学研究应与中国文学创作有机结合[N];文艺报;2004年

10 宋旭红;回到文学:对外国文学研究出路的一个探索[N];中华读书报;2002年



本文编号:1269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69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a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