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双城记》

发布时间:2017-12-12 06:11

  本文关键词: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双城记》


  更多相关文章: 新历史主义 历史的文本性 文本的历史性


【摘要】:查理斯·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一生完成了十四部长篇小说和许多中短篇小说。他的作品深刻地揭露和讽刺了资本主义的虚伪和残酷,并对下层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压迫表示深深的同情。《双城记》创作于1859年是狄更斯晚期的杰作,在其所有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狄更斯以法国大革命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一方面,狄更斯反对毫无人道的阶级压迫,警告英国的统治阶级不要让群众不满的情绪升级成革命的怒火;另一方面,他反对一切暴力活动,劝说民众不要采取愚蠢的行为而造成两败俱伤的后果。“爱”才是消除阶级矛盾的最有效手段。 本论文将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以蒙特罗斯提出的口号“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为理论依据,指出作品反映的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特定的历史背景,继而剖析1789年前后法国的文化历史情况,阐明历史对文本的影响;深入探讨历史背景及狄更斯的历史观对文本创作的影响,,最后论述《双城记》在英国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大历史作用。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双城记》这部历史小说确实是其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并对历史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狄更斯对社会命运和人类前途的忧思之心,亦给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文化意义,引起了我们的共鸣。他所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61.07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汉英;;自酿的苦果——索菲悲剧根源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方维保;江山依旧,才人辈出──张恨水、金庸比较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方维保;浮游在梦想与现实的边缘——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性爱叙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方维保;;中国现代小说理论:从碎片呈现到系统整合——评谢昭新著《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王轶;;古代史传“虚构”说辨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黄健;;永远的质疑——论洪治纲的文学批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8 聂强;;浪漫现实主义中的仁爱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9 王志明;;试论《苦舟子咏》中老水手的感情解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10 廖利萍;;老舍和狄更斯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比较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悦;;体制下的牺牲品——《荒凉山庄》中的法律机器[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允;;从文体特征的对比分析评《上邪》的英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胡玉伟;;历史的想象与建构——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长征”书写[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4 赵炎;;解构的“新历史主义”绘画——对中国当代艺术现象及批评历史意识的一种反思[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5 张树国;;论《左传》的性质及其对古代散文研究理论建构的意义[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6 李增;龙瑞翠;;《荒凉山庄》阶级人物的道德伦理学分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曾小月;;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狄更斯小说研究[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克敌;;晚年林纾与新文学运动[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9 张进;;活态文化及其对文艺学的挑战[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10 董希文;;深描与诊断:解释人类学之于文学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意义[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海霞;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6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美芸;诗学与政治:聂绀弩思想与创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茂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董琼华;社会转型中的认知范式与价值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荣欣;对约翰·邓恩作为亚当的原型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刘娟;《飘》中玛格丽特·米切尔文化观的新历史主义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美璇;论奥斯卡·王尔德社会喜剧中的双重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81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81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a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