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语境中的雌雄同体现象及其美学意义探究
发布时间:2017-12-17 16:19
本文关键词:艺术语境中的雌雄同体现象及其美学意义探究
【摘要】:雌雄同体又名双性同体,在生物学上是指植物的双性同株。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心理学上的雌雄同体特征。“雌雄同体”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提出的重要文学观点,她主张作家应该兼具男性与女性的特质,用雌雄同体的创作观来进行创作。在国内外已有成果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艺术语境中的雌雄同体现象,探究其背后的深刻美学意义。 “雌雄同体”的相关形象在古代神话中即存在,现代心理学、哲学成果提供了进一步探究其特征的理论依据。借助文学世界、影像世界中雌雄同体形象的案例举析,可以看出雌雄同体所蕴含的复杂特质,及其特殊的审美意味。从美学意义而言,雌雄同体不是异类、不是病态更不是变态的现象,在被边缘化的艺术世界,雌雄同体呈现出两性综合特质协同的美、另类审美形态新异的美,也内含作家雌雄同体创作的美。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世雄;;男芭蕾、男旦、“女形”的性别与美学问题[J];文艺研究;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1300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00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