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蒂凡尼店进早餐》中的象征及其自然主义内涵
本文关键词:《在蒂凡尼店进早餐》中的象征及其自然主义内涵
更多相关文章: 《在蒂凡尼店进早餐》 象征 自然主义
【摘要】:《在蒂凡尼店进早餐》中,杜鲁门·卡波特创造性地使用象征主义手法来关注作品的主题。在这部小说中,作家设计了很多象征符号来创建自然主义的场景。作品的自然主义内涵产生于作家与众不同的象征主义手法。回顾关于象征主义的批评并深入地分析文本中不同的象征物,阐明其由象征而产生的自然主义内涵,可以揭示卡波特这部作品的艺术性。
【作者单位】: 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在蒂凡尼店进早餐》是一部艺术性和文学性极高的作品。它带有轻松的社会通俗性,是战后小说中着重于表现美国普通大众、特别是女性的现代生活风尚和思想的小说。主人公是传统女性的背叛者,卡波特通过主人公一段城市生活的回忆,反映了二战后美国城市图景的一角。小说表现的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东予;卡波特其人[J];外国文学;1995年03期
2 沈东子;你好,陌生人──人物肖像之一[J];外国文学;1995年03期
3 吴锡民;西方文学与新闻再思考──斯丹达尔与卡波特写实刍议[J];桂海论丛;1997年03期
4 张素珍;一位被葬送的浪漫主义女性──读《第凡尼的早餐》[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5 张丽华;;浮华中的寻梦人——《蒂凡尼的早餐》女主人公郝莉形象解读[J];名作欣赏;2009年24期
6 张素珍;杜鲁门·卡波特文学创作探微[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吴琦幸;;论亚纪实传统和非虚构小说[J];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06期
8 罗笑,梁爱民;评张素珍《杜鲁门·卡波特小说艺术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9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董纪平;胡安·拉蒙·希梅内斯散文诗选[J];散文诗;2005年01期
10 梁爱民;《冷血》与非虚构小说[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倩;;从人物形象塑造看卡波特在纪实小说中的感情倾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陈熙涵;封面与日本《思考者》雷同遭质疑[N];文汇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叶惠英;杜鲁门·卡波特研究在中国[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颜溪;论卡波特短篇小说中的二元世界[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张玉堂;美国战后“非虚构小说”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宇斐;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蒂凡尼的早餐》[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5 朱宇煌;“丰裕社会”的一曲挽歌[D];复旦大学;2010年
6 薛福燕;诺曼·梅勒非虚构小说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04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04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