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从评价理论中的介入角度研究《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发布时间:2017-12-18 20:27

  本文关键词:从评价理论中的介入角度研究《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更多相关文章: 评价理论 介入资源 人际意义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摘要】:小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发表于1961年,被认为是维·苏·奈保尔的杰作。自发表以来,这部小说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先前的研究大多从传统文学批评理论的角度阐释其主题意义,很少有研究关注其人际意义方面。评价理论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领域对人际意义研究的新发展,是一种专注于不同语篇中可协商的各种态度的新词汇-语法框架。介入是评价理论的三个子系统之一,,所关注的措辞被作者型声音用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从而介入其他声音和不同主张。 本论文旨在研究《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的介入资源,探讨这些资源的分布和频率,描述其主要特点,并进一步讨论其如何建构作者、人物和假定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详细分析本文得出研究结果主要如下:作者奈保尔使用了所有类型的介入资源,但出现频率不同。对话紧缩资源占52.86%,略高于占47.14%的对话扩展资源。更具体地说,紧缩资源中的否认(50.09%)为此小说中最突出使用的特征,扩展资源中的归属(31.71%)其次,继而是作为对话扩展的包容(15.43%),而作为对话压缩的承认(2.17%)用得最少。作者大量采用归属资源以放弃其权威性,与主要人物形成平等的地位。作者的隐退使读者感受到作品的客观性,这样奈保尔得以表明自己作为一个冷漠的旁观者的客观立场。通过包容资源,作者既容纳了主导的全知叙述者视角又容纳了人物的主观性视角,从而与小说人物建立了平等的关系。至于最频繁采用的否认资源,作者通过大量的否定和反预期与读者联盟,向读者表明自己的立场,即毕司沃斯先生是个无名小卒和漂泊者,在那个殖民时期的特立尼达根本无法过上如意的生活;同时使得小说情节更富戏剧性,更能吸引读者。作者很少采用承认资源,目的是表明自己作为旁观者的客观立场,并期待读者自己得出对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先进;刘利民;;《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的叙事艺术[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2 郭先进;谢贵华;;《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反讽的艺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3 王振华;路洋;;“介入系统”嬗变[J];外语学刊;2010年03期

4 陈淑芳;评价系统与词汇产出[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06期

5 张德禄;刘世铸;;形式与意义的范畴化——兼评《评价语言——英语的评价系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6期

6 王雅丽;管淑红;;小说叙事的评价研究——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在异乡》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12期

7 唐丽萍;学术书评语类结构的评价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1305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05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3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