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理论的终结与当代思想的前景
本文关键词:解构理论的终结与当代思想的前景
更多相关文章: 解构理论 生成 终结 新思想史研究 当代思想
【摘要】:解构理论的"生成"与"终结"表征了当代西方思想的某种"连续与断裂"。通过对这一"连续与断裂"的反思,文章不仅呈现了一种新的思想史研究的范式——借助于这一研究范式,我们看清了思想史的问题谱系和生成机制;而且重构出了一种新的参照视野——借助于这一参照视野,我们重新评价了解构理论的思想创见和当代思想的未来前景。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解构的难题:德里达再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XZW0002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团队及重大孵化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SZYTH07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科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XWD-S0501
【分类号】:I109
【正文快照】: 思想史本来就有其“连续”的一面,也有其“断裂”的一面。然而,由于受某种“线性史观”的制约,以致传统的思想史研究,往往只能处理其“连续”,而不能很好地把握其“断裂”。由于关注“连续性”的思想史研究与关注“断裂性”的思想史研究分属两种“范式”且冲突剧烈,以致现今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斌;“起源”的迷思——德里达《〈几何学起源〉导论》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刘克;;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赵光旭;;诠释学与华滋华斯的“化身”诗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蒯群;;荷尔德林诗观浅论——兼析其对中国现代诗歌现状的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佘松;;现代重彩画散议[J];书画世界;2009年02期
6 赵诗华;;简论海子诗歌中的故乡情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7 庄玮;;阐释学视野下的《锦瑟》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8 许海明;;在边缘的折磨和生活的绝望中逃离米格尔大街——浅析《米格尔大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9 鲁洪;;流浪:回归,抑或超越——《青春》与《九月寓言》中的流浪主题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10 郭风雷;荷尔德林:海子长诗《太阳七部书》的诗学渊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帅;;比较孔子的“忧”与海德格尔的“忧”及在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3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路涛;;Ontology的释译[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葛舒荃;;从海德格尔的角度看保护自然美的实践选择[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杨庆隆;;全球化背景和中国的“原生态文化”语境[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7 仰海峰;;形而上学的解构与面向未来的承诺:德里达解读马克思[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8 宋一苇;;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性理论话语[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9 李龙;;文学理论的“问题性”:语境和方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10 赵光旭;;华兹华斯自然观的存在主义特征研究[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波;“第三代”诗歌论[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人杰;求异和求美—许渊冲汉语古诗英译批评[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腾国立;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艳凤;海德格尔与庄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秋华;论动画电影的叙事伦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秋荣;痛苦而丰富的“追寻”之旅[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立琼;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明清经典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薛梅;与面具共舞[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金牛;从存在到他者[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曾喜云;论詹姆逊对结构主义的阐述[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欧阳继梅;现代诗性隐喻:作为消解现代诗歌困境的一个方法及其建构[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05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0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