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批评:论文学的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
本文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论文学的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伦理学批评 文学功能 审美功能 审美价值 伦理价值
【摘要】:目前通行的观点认为文学的基本功能是审美功能,文学的基本价值是审美价值,甚至有个别人把强调文学的伦理价值看成是用伦理道德绑架文学,提出要解除套在文学经典身上的伦理道德枷锁。因此,有关文学的功能与价值的问题确有深入讨论的必要。文学的功能指的是文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它同文学的关系是所有关系。审美是一种主观心理活动。审美的存在必须有两个前提: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文学的审美是文学的一种外部作用机制,这就从所有关系上和作用机制上决定了审美不可能成为文学的功能。既然审美不是文学的功能,文学的基本价值是审美价值这种观点就缺少了前提。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学伦理学与文本研究”【项目批号:13AWW001】和重大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研究”【项目批号:13&ZD128】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I109
【正文快照】: A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的教诲作用是文学的基本功能,教诲的实现过程就是文学的审美过程。教诲也是文学审美的结果。审美就是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就文学而言,审美是文学伦理价值的发现和实现过程。文学的审美只有同文学的教诲功能结合在一起才有价值,这种价值就是伦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寿富;;黄梅戏《徽州女人》中女人爱情的原生态价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吴林博;;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0期
3 秦勇;“丑角地形学”——巴赫金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理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向耘;凡高:由“疯子”到“天才”——艺术在接受过程中的嬗变[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钟丽茜;;“回忆”的诗学意义[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杜昆;;沈从文“湘西世界”的接受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葛金华;从穆卡洛夫斯基到巴赫金——对一种文学史理解模式:对话文学史观的考察[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5期
8 刘义;;试论马克思生产理论对接受美学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2期
9 宋涛;;试论钱钟书对“象”与“形”的诠释[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10 黄石林;;“李白学”构架轮廓刍论[J];当代文坛;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卫平;;伽达默尔为何批评接受美学?[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晓辉;教学空白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亮;流亡的诗学[D];浙江大学;2011年
7 周荣;超拔精神与凄美命运—路翎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9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刘强;《世说》学引论[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方磊;欧阳修散文经典的传播与接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迟慧;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品牌塑造[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小杏;从接受美学看朱自清散文英译中的意境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汤星亮;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权力问题探微[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炜;从接受美学看《魔戒》带给读者的多重审美经验[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一呈;论教师的专业情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潘江曼;美学视野下的蔡志忠古典漫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毛懿茵;跨越阐释的鸿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秀梅;叶圣陶小说反讽叙事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10 胡娇阳;从《达芬奇密码》看文化符号的叙事功能[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素霞;;《押沙龙,押沙龙!》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王丹;;伦理的超越[J];文教资料;2009年19期
3 刘沙沙;;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简·爱》[J];文学教育(上);2010年03期
4 莫秋莲;刘沫;钟方鑫;;善与恶的角逐:《麦克白》中的人物形象分析[J];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5 先巴东智;;浅析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现状及其走向[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8期
6 张杰;刘增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多元主义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5期
7 朱蕾;;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的伦理意义解读(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10期
8 吴斯佳;;从文学伦理学看戏剧中的“弑父”主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9 杨玲燕;;从文学伦理学视角看潘金莲形象[J];语文学刊;2010年01期
10 彭禹;;《“水仙号”的黑水手》主题的伦理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亓超;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美好的工作》研究[D];鲁东大学;2014年
2 祁宏伟;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阈下的利蓓加·夏普的形象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谢素霞;福克纳创作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超;看得见的黑暗[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朱蕾;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伦理意义解读[D];江南大学;2009年
6 陈浩然;斯宾塞《仙后》中的道德寓意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秀丽;《爱》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河南大学;2008年
8 夏元晔;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伦理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许爽;伦理悲剧—文学伦理学视域下的《奇异的插曲》[D];郑州大学;2013年
10 聂晓珍;[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07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0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