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的延续:《哈姆雷特》《等待戈多》《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的存在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7-12-24 20:35
本文关键词:荒诞的延续:《哈姆雷特》《等待戈多》《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的存在主义解读 出处:《复旦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哈姆雷特》、《等待戈多》、《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三个文本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与互文性。尽管写于不同时代,并且间隔几百年,三个文本都探讨了生存的意义和怎样对荒诞进行回应这些存在主义的基本问题。本文认为,文学家对“荒诞”这一主题的探讨,从文艺复兴时期悲剧中对死亡的思考一直延续到现代与后现代环境下以悲喜剧形式表现的对生存意义的困惑。所以本文将分析《哈姆雷特》、《等待戈多》、《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己死》是分别怎样反映存在主义的观点,并且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下重构荒诞这一概念。本文将分析在文艺复兴和现代主义的思维模式转变期,荒诞性是怎样在各种思想的摩擦中产生并如何由文学作品以继承和颠覆的形式表达出来。首先,处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哈姆莱特在动乱的社会和混乱的宗教思想中意识到生存的荒诞性,选择以自己的力量改变环境,但最终失败;随后本文将分析《等待戈多》以悲喜剧的形式表达的世界大战造成的信仰破灭,人类对希望和信仰存在与否的不确定;最后,分析《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己死》继承了《哈姆雷特》的故事框架和《等待戈多》的表达形式,斯托帕得以诉诸经典的方式试图找到解决“荒诞”的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杜文馨;邹惠玲;;门槛上的艺术——《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副文本研究[J];名作欣赏;2012年23期
2 晋雅;;浅谈《罗森克兰茨和吉尔德斯特恩已死》中人物注定的命运[J];长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3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延慧;荒诞的延续:《哈姆雷特》《等待戈多》《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的存在主义解读[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李媛媛;论《罗森克兰茨与吉尔登斯特恩已死》中主题与人物的不确定性[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杜文馨;多面人格与混沌社会的戏剧呈现[D];江苏师范大学;2013年
4 钟雨纯;戏仿、反英雄及荒诞:《罗森克兰茨与吉尔登斯邓恩已死》中黑色幽默特征解读[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29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29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