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从“无情”到“有情”——简析吸血鬼形象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7-12-25 22:21

  本文关键词:从“无情”到“有情”——简析吸血鬼形象的发展历程 出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异类 血族 吸血鬼 无情 有情 人性


【摘要】:在上古神话和传说中,除了有关人类起源的传说,还有许多其他非人类种族的故事,在那个人神共处的时期,吸血鬼作为一种异类形象的代表是和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其传说故事和当时欧洲文化大有渊源,可谓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一种"异态"化生物。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吸血鬼这种异类形象逐渐打破了早期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格局,性格趋于丰满,极具人格化特征,从传统血族"无情"到新兴"有情"的转变,其背后蕴藏的正是人类自身意识的转变。作为21世纪流行文化的一个代表,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在涉及到魔幻方面的内容时,承载血族文化的吸血鬼形象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在物质生活空前糜烂、人生价值走向虚无的今天,这种恐怖图腾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性光辉更值得现代人类去不断反思,追寻。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作为西方文化中的一个特别现象,血族文化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吸血鬼传说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实和西方宗教神话大有渊源,可谓是欧洲宗教文化与世俗历史文化的产物,吸血鬼形象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广受人们的追捧,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人物,历来就是西方神秘主义的经典母题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永青;;浅谈汉语禁忌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2 唐昊;;解析吸血鬼文化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传承与创新——从《吸血鬼》到《暮光之城》[J];今传媒;2012年03期

3 姜南;;试论九隆神话中“沉木”的象征意义[J];保山师专学报;2007年01期

4 简贵灯;汤夺先;;论“献祭”心理对西方悲剧“悲剧张力”的建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时静;;论《夜访吸血鬼》中的人性主题[J];长城;2010年06期

6 徐显静;;梦幻 魔幻 隐喻——评小说《卡奔塔利亚》[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张莎莎;张景龙;;宗教的“日常生活”关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梁娜;;走进希腊宗教——诠释神话与仪式及其关系的演变发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汪冬梅;;解读《夜访吸血鬼》中的吸血鬼形象[J];电影文学;2010年14期

10 邱安;;红酒中绽放的魑魅——吸血鬼影片的隐喻世界解读[J];电影评介;2009年1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2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雷晴岚;(亻革)家“哈冲”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赵鹏;泸沽湖畔走婚文化的当代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贾兵;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宫宝龙;记号的迷思[D];浙江大学;2011年

8 陈明;全真道的道德修养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永春;当代澳大利亚土著文学中的身份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燕;龙图腾的审美记忆与隐性传承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刘亚男;德拉库拉[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敏杰;他人的存在与自我的自由[D];河南大学;2011年

4 刘小平;论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作品中再生仪式的呈现和演化[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燕;清香远溢 空谷独幽[D];暨南大学;2011年

6 蔡栩月;论吸血鬼电影的文化符码与当代审美接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贺云飞;拉康主体建构理论与电影解读[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魏纲;图腾崇拜对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的文化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夏;《暮光之城》对哥特小说的继承与颠覆[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刘启娜;文艺学视野中的俄狄浦斯情结[D];济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振声;存在的勇气或拒绝遗忘[J];读书;1998年12期

2 张秋;猜猜他说了什么[J];电影评介;2005年09期

3 尚丹;;方本传奇《雷峰塔》中人与异类关系解读[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李慧军;;《聊斋志异》中狐女形象的审美特征[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5 张晓;;通俗小说的现代性萌芽——从浪漫情怀到人性关切[J];名作欣赏;2011年27期

6 任宽;;剥开人性的伤痕——读李锐的《人间》[J];运城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季丽娜;;异类成功启示录[J];新华航空;2009年07期

8 黄g,

本文编号:1334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34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8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