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荒原》之荒
本文关键词:论《荒原》之荒 出处:《语文建设》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荒原》中,艾略特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不同的意象。向人们呈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文明濒临崩溃、人们精神空虚的现象。本文试图分析"荒原"荒的表现,寻找"荒"的原因,和作者认为救赎"荒"的办法。
[Abstract]:In the "wasteland", Eliot uses symbolic techniques to pass through different images.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was on the verge of collapse and people's spirit emptiness.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the manifestations of the wasteland of the "wasteland", to find the reasons for the "famine", and to find the way for the author to redeem the "famine".
【作者单位】: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分类号】:I561.072
【正文快照】: 引言英国作家T.S.艾略特在其代表作《荒原》中运用象征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一战后西方社会人们心中普遍存在的悲观情绪和精神空虚,以及宗教信仰的丧失而导致西方文明没落的社会现象。艾略特用“荒原”代表土地的荒凉,也代表人们思想的荒芜。一、后期象征主义象征主义产生于19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艳;“非个性化”:复杂的悖论——艾略特诗学理论探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梅;;《荒原》的小说版:解读狄朱纳·巴恩斯的《夜林》[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年S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侃平;白、黄、红:中国纯诗的三原色[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周海霞;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诗派对“荒原冲击波”的接受[D];苏州大学;2009年
3 于婷婷;试论T.S.艾略特《荒原》与“非个性化”特征[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新;《荒原》的第八行[J];读书;2001年10期
2 罗吉·塞尔,张秀成;《荒原》的“晦涩”文体[J];攀枝花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聂月芳,王卫东;论《荒原》的结构方式[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王家新;《荒原》的第八行[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1期
5 郭文庭;;《荒原》中的神话结构和救赎意识[J];写作;2003年07期
6 穆正礼;浅议《荒原》的现实主义倾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曾艳兵;“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论艾略特的《荒原》[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郭春英;从先知预言的角度释《荒原》[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1期
9 张廷远;论艾略特《荒原》的思辩美[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梁贝妮;立体主义绘画视野中的《荒原》[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赵国忠;赵萝蕤与《荒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2 赵国忠;赵萝蕤与《荒原》[N];中国妇女报;2001年
3 林克欢;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N];文艺报;2011年
4 方磊;世界就是荒原[N];中国保险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春兰;评《荒原》一诗中的对比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吴悦;论《荒原》的多重声音[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3 卢云;从《荒原》看艾略特文学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金红;论泰瑞西斯在《荒原》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徐文贵;《荒原》:互文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钟颖;《荒原》中的传统[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李云;《荒原》的生态解读[D];华侨大学;2011年
8 周姝;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荒原》[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高静;在荒原中跋涉——艾略特的《情歌》和《荒原》两首诗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鹿晨洁;解析《荒原》主题的理论来源[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47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4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