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伊格尔顿文学生产论的理论渊源

发布时间:2017-12-28 23:23

  本文关键词:论伊格尔顿文学生产论的理论渊源 出处:《理论月刊》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伊格尔顿 意识形态 文化批评 文学生产


【摘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中,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观念占有重要位置。他以意识形态为核心,在文化批评这个大的视阈中构建了关于文本生产的科学,即文学生产理论体系。他把意识形态与文学批评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中心,他的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论著均从意识形态出发来理解文学问题,均在文化批评视阈下审视文学生产过程,因此,研究伊格尔顿文学理论观念过程中,从意识形态、文化批评和文学生产三个方面探寻其文学观念的理论渊源显得尤为重要。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DL12BC14)
【分类号】:I561.06
【正文快照】: 西方文学批评界的20世纪甚为喧嚣,诚如西方公认的20世纪文学批评界最博学多产的理论家之一、美国知名文学理论家、耶鲁大学比较文学教授韦勒克所言,“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都曾被称为‘批评的时代’,然而二十世纪却真正应该被给予这个称号。这时,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驰;伊格尔顿:英国“新左派”的旗帜[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2 徐彦峰;;文学理论的政治倾向——从特里·伊格尔顿理论思想的历程探究其文学观[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3 彭瑜;;伊格尔顿的文学观述评——读《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4 马海良;伊格尔顿的思想历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肖琼;;伊格尔顿的悲剧理论阐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02期

6 张大为;;“后文化批评”:经济理性时代的“文化”实践[J];山花;2010年01期

7 段吉方;审美与历史的同构——20世纪社会批评视野中的考德威尔、戈德曼和伊格尔顿[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8 柴焰;;文化中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判——伊格尔顿的爱尔兰文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9 石雯;;评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论》[J];文学教育(下);2011年08期

10 王宁;当代英国文论与文化研究概观[J];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齐阳;;布宁文学作品在中国的接受情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姜博;;后现代意识形态下遗失的美国梦——浅析琼·狄第恩的《向伯利恒跋涉》[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小航;;母性的枷锁——读凯特·肖班的《觉醒》[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赵永波;;浅议“垮掉派”文学的“垮掉”价值[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何云波;;苏联模式与中国文论话语转型[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傅星寰;;政治中人的“异化”——珂塞沃伊形象解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周计武;;现代主义的焦虑[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邱畅;;中国形象在美国小说中的误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9 郭跃华;;《蝴蝶君》中的霸权主义意识形态[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杰;;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胜忠;走出误区,还文学批评本来面目[N];文艺报;2007年

2 ;文学与身体:为什么写作?[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马海良;悲剧:一个不能放下的话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陆薇;以哥特叙事烛照华裔美国文学[N];文艺报;2009年

5 金浪;穿越“镜中森林”的阅读冒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跋列兰;莱辛:超越性别的时代书写者[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7 王杨;“历史·记忆·文学”学术研讨会召开[N];文艺报;2008年

8 张黎;德意志民族的记忆和心声[N];人民日报;2005年

9 世文;人文传统和准则没有消失[N];文艺报;2005年

10 水棍;纸上的“诺亚方舟”[N];中国邮政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咏梅;深陷重围的骑士精神——高文诗人及其《高文爵士和绿色骑士》[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董亦佳;杰姆逊的文本阐释理论与阐释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李炜;伊格尔顿的解构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4 王丽;乔纳森·多利莫尔的政治文化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饶静;太初有言—诺思洛普·弗莱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吴建设;乔纳森·卡勒:解读理论多元时代[D];清华大学;2009年

7 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D];暨南大学;2004年

8 严志军;莱昂内尔·特里林的文化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伟;詹姆逊与乌托邦理论建构[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李时学;20世纪西方左翼戏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长星;从文学批评到文化理论[D];新疆大学;2005年

2 蒋晓璐;试论伊格尔顿文学生产论及其现代意义[D];内蒙古大学;2012年

3 岳国法;意识形态渗透于叙事话语?[D];河南大学;2003年

4 肖丰;詹姆逊意识形态分析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许兰;意识形态操纵下《牛虻》译本中信息的失落与还原[D];安徽大学;2007年

6 冯君;20世纪英语文学批评的范式革命[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8 徐燕;黑色浪漫主义[D];安徽大学;2007年

9 吴慧敏;《飘》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重写[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小菲;论乌托邦文学的三个维度[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47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47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0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