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系统时代”中的欧美“80后”文学

发布时间:2017-12-31 05:27

  本文关键词:“系统时代”中的欧美“80后”文学 出处:《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写作 写作课 作家 创意 时代 文学市场 写作教学 欧美 教学系统 写作系统


【摘要】:正在人口学中,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之间的一代人常被称为"Y一代",不论是与美国的"垮掉的一代",还是与欧洲的"68一代"相比,Y一代似乎都没有表现出文化上的代际断裂感,坎依(StephenCannon)指出,与之前的各代人不同,Y一代对音乐、电影以及各种产品的偏好,并没有与其父母表现出明显不同。与此相应,在欧美的当代文学领域中,"80后"也尚未构成一个有效的批评范
[Abstract]:Is demographic that, a generation born between late 1970s and 1980s are often called "Y generation", whether it is with the "Beat Generation", or compared with Europe's "68 generation", Y generation do not seem to show a sense of intergenerational cultural fault, Kany (StephenCannon) pointed out that each generation is different from before, the Y generation of music, movies and various product preferences, and their parents did not exhibi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ccordingly, in Europe and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field, "80" has not yet formed an effective criticism fan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109
【正文快照】: 在人口学中,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之间的一代人常被称为“Y一代”,不论是与美国的“垮掉的一代”,还是与欧洲的“68一代”相比,Y一代似乎都没有表现出文化上的代际断裂感,坎侬(StephenCannon)指出,与之前的各代人不同,Y一代对音乐、电影以及各种产品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芸;;创意写作与美国战后文学[J];书城;2009年12期

2 尾崎真理子;丁莉;;无题[J];作家;2011年15期

3 黄新成;创意独特的《乡村弃儿弗朗索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杨向荣;;威廉·斯泰伦访谈录[J];青年文学;2008年01期

5 李秀清;;帝国意识与吉卜林的文学写作[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01期

6 吴克非;;试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说的写作手法[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热帖[J];意林(原创版);2010年07期

8 孙全顺;;女性·作家·时代——《名利场》与《简·爱》比较探讨[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10期

9 余华;;一个作家的力量[J];小说界;2005年06期

10 西川;个我,他我,一切我(外六题)[J];天涯;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倩;;从《世界丑闻》解析博尔赫斯的“作家”身份[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2 丁建宁;;简论默多克的《在网下》[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3 张龙海;;关公战木兰——透视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和汤亭亭之间的文化论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包丽丽;;《紫颜色》的色彩象征体系[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5 汪丽影;;没开枪的理由——简析大冈升平的《俘虏记》[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6 王春泽;;论划时代的作家——读高尔基论契诃夫小说札记[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戴鸿斌;;《铁蹄》与《党生活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谢园坤;;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解读《大人物盖茨比》[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9 张志忠;;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评《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10 吴飒;;失去的伊甸园和穆蒂斯的梦——评《将军峰》的主题思想[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当下文学写作的三个“门”[N];文学报;2008年

2 石舒清;澄明 健康 和谐[N];宁夏日报;2004年

3 吴健平;悲剧性的作家与悲剧色彩的人物[N];文学报;2003年

4 黄集伟;普通人的喧嚣与孤独[N];信息时报;2003年

5 康慨;德国向以色列作家授勋 阿莫斯·奥兹获歌德奖[N];中华读书报;2005年

6 实习记者 丁丽洁;一个始终“在场”的作家[N];文学报;2004年

7 陈亮 译;不思变革的作家视野太狭隘了[N];文艺报;2001年

8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德国记者 邵建光;德作家新作惹争议[N];中华新闻报;2002年

9 商报特约记者  魏芦华;新思维方式下作家为什么而作?[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晋悦;文学何处觅英雄[N];中华读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琼;矛盾情结与艺术模糊性[D];复旦大学;2005年

2 李秀清;帝国意识与吉卜林的文学写作[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刘晖;从单柄眼镜到戒尺——论圣伯夫的批评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谢芳;从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看20世纪德语戏剧的美学特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邓中良;奈保尔小说的后殖民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余富兆;从现实主义的复归到多元并举[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7 汪隽;列斯科夫的创作与民间文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王光林;错位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叶红;永不枯竭的心灵之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王敬慧;永远的异乡客[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敏;向死而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叶继峰;《麦不死》中的私小说性质[D];吉林大学;2007年

3 郭晓静;重评吉卜林:一位理想主义作家而非帝国主义作家[D];郑州大学;2004年

4 王天鹏;从作家到政治家的石原慎太郎[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孔小刚;解读“垮掉的一代”[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樊琳;《我的光辉岁月》和《一切为了爱》中角色之比较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萌;冲绳作家目取真俊的文学特色[D];吉林大学;2006年

8 陈星好;从《看,灰色的马》看五木宽之的批判精神[D];吉林大学;2006年

9 黄姣;《生活的探求》与岛木健作的“再转向”[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董丽丽;《S·卡尔玛氏的犯罪》中人的“存在”的探求[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58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58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a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