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瓦尔登湖》看美国超验主义与道教思想的相似之处
本文关键词: 《瓦尔登湖》 超验主义 道教思想 相似之处 出处:《管子学刊》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瓦尔登湖》是美国超验主义大师亨利·戴维·梭罗的一部散文集,是梭罗创作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世界散文的经典之作。作品中体现的超验主义与我国道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加以阐述,即:相似的宇宙观,相似的个人主义观,相似的自然观,相似的人生观,相似的政治观,相似的直觉思维模式等。
[Abstract]:Lake Walden is a collection of essays by Henry David Thoreau, a master of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 and a masterpiece of Thoreau's creative ideas. Transcendentalism embodied in the works and Taoism in China has many similaritie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six aspects to elaborate, namely: similar cosmology, similar individualism. Similar view of nature, similar outlook on life, similar view of politics, similar mode of intuitive thinking, etc.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6
【正文快照】: 《瓦尔登湖》自1854年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发表或出版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Van Meter Ames:Thoreau:Taoist inAmerica(1962);Gary Simon:What Henry DavidThoreau Didn’t Know About Lao Tzu:TaoistParallels in Thoreau(1973);Kim Eui-Yeong:AStudy of Con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于立亭;梭罗与道家思想[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王霞;;论新英格兰超验主义与道家思想的相似之处[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庆纪;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宗教观的价值取向[J];蒲松龄研究;2001年02期
2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王青松;倪勤;;论欧·亨利小说的比喻特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吴红云;;论《迷失在开心馆》中的成长寓意[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徐键;;《宠儿》中的叙事视角与叙事手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张新光;;目前学术界关于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认识误区[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睢萌萌;;论哥特魅影下的美国南方小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9 王雪梅;杜以向;;伊甸园原型与人的成长——读霍桑的《年青小伙布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雷胜学;;论格非小说中神秘氛围的文化来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光;;东方和平主义: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特质[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黄小勇;;道德化的行政及其现代影响[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铮;;简论人类文明的艺术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4 杨晓宁;;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传统主义批评解析《瓦尔登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李向平;;私人信仰与中国宪政建设——从中国宗教—信仰间的供需关系谈起[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7 林乐昌;;王阳明的讲学生涯和社会教化使命[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隋刚;;爱默生创新理念的现实意义:灵性、德性、创造性[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于文杰;;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生态思想演进的历史形态[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贺东伟;谢金鹏;;地理环境禀赋、制度设计与经济增长——从“李约瑟之谜”和“韦伯命题”的解读看中国经济的历史增长[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张淑东;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意识前提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7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9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冯建辉;当代中国政治转型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踪莉;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杨立琼;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明清经典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玉梅;论爱伦坡在文学创作中的超前意识与对传统的颠覆[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岩;弗洛伊德式分析《宠儿》中的塞丝[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春菊;晚清广西乡土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士绅[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陈阔;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死亡意识及其现代意义[D];江南大学;2010年
8 朱芮萱;盲从·反叛·回归[D];江南大学;2010年
9 朱琳;明清时期临川士绅与地方社会[D];南昌大学;2011年
10 杨红旗;生态家具技术体系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白奚;老子思想的世界性和现代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晓辉;进入《瓦尔登湖》[J];名作欣赏;2005年12期
2 刘曼;;从多元系统论看《瓦尔登湖》的译介[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高晓慧;;《瓦尔登湖》的和谐之美[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王悦;;现代文明社会的另类修行——读《瓦尔登湖》所感所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5 赵英;;从生态思想的角度看徐迟对《瓦尔登湖》的误译[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曾呢娟;徐雪梅;;《瓦尔登湖》修辞特色赏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J];环境;2008年01期
8 杨华;喻礼会;;多元文化语境中徐迟译《瓦尔登湖》的现代诠释[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9 方澜;;《瓦尔登湖》的词汇特征初探[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袁玉梅;燕明先;;现代性语境下《瓦尔登湖》的启示[J];名作欣赏;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晓宁;;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传统主义批评解析《瓦尔登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波;《瓦尔登湖》的仿制品还有意义吗?[N];工人日报;2007年
2 吴锡平;心灵和现实的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赵荔红;三格客栈:《瓦尔登湖》似的生活[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白纸黑字》抒写中国《瓦尔登湖》[N];深圳商报;2012年
5 徐春培;静湖之思[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2年
6 张少恩;阅读《瓦尔登湖》[N];工人日报;2002年
7 杨灏;一生中的一本书[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8 黄里;美国自然文学——感触与我们平行的世界[N];四川日报;2014年
9 孙 群;如水淌过心灵的文字[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兰守亭;《瓦尔登湖》:梭罗独居湖畔孕育出的珍珠[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英;《瓦尔登湖》生态思想和中国的接受[D];厦门大学;2009年
2 王巍;《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范钦佩;《瓦尔登湖》—生态思想和实践的朝圣历程[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张辉;多元文化语境中徐迟译《瓦尔登湖》的现代诠释[D];中南大学;2006年
5 陈晨;《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思想解读[D];扬州大学;2008年
6 邹玲平;《瓦尔登湖》的生态美学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蔡菊平;《瓦尔登湖》的生态叙事—湖泊书写[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丽玲;《瓦尔登湖》的深层生态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丁晓菲;《瓦尔登湖》中的理想主义色彩解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10 陈宗春;《瓦尔登湖》中生态主义的主题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49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449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