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解读
本文关键词: 象征意义《老人与海》解读 出处:《语文建设》2013年2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最杰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经发表便轰动一时,对20世纪的欧洲文坛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极大地推动了欧洲文学的发展。在他的小说中,无论是老人、大海、鲨鱼,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老人与海》的问世,不仅奠定了海明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给他带来了不朽的声誉,同时带给读者心灵上的震撼,也是空前绝后的。
[Abstract]: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and representative work of American writer Hemingway. Once published, it made a great impact on the European literary world in 20th century. It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literature. In his novels, the old man, the sea and the shark were given different symbolic meanings. Hemingway not only established hi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but also brought him an immortal reputation.
【作者单位】: 四川绵阳师范学院磨家校区新闻与传媒学院;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老人与海》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古巴老渔翁的捕鱼经历。他在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仍旧没有放弃希望,终于在第85天捕获了罕见的大马林鱼,最终开始了人和鱼之间不屈不挠的抗争。最终精疲力竭的大马林鱼被老渔翁杀死,并被绑在船头。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归途中老渔翁又不幸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桃花;;《老人与海》中的自然生态初探[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李丽;生春鸿;;试论海明威及其作品中的“硬汉性格”[J];长城;2010年10期
3 庞果;;真的猛士——海明威的《老人与海》[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4 王文;;浅议《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J];大家;2010年10期
5 吕艳;;探析《老人与海》的艺术价值[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6 旷爱梅;;简论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象征手法[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杨秋喜;;浅析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象征手法[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赵雨恒;;《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意义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24期
9 开健;;《老人与海》艺术特色探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真;;浅析《老人与海》的象征手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2 马丽芬;;论《老人与海》象征手法的多重运用[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04期
3 秦清玲;;浅析象征手法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陈韵;;析《老人与海》中的和谐主题[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赵晓燕;;立足原著剖析《老人与海》的写作特征[J];芒种;2013年10期
6 孙婧;;海明威《老人与海》丰富形象的象征寓意[J];芒种;2013年13期
7 王绍立;;试析《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J];芒种;2013年15期
8 吴旭凌;;《老人与海》中的多重象征解读[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4期
9 朱旬萍;;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生态思想的矛盾性[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黄河;;《老人与海》的文本特征与文学价值剖析[J];作家;2013年2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聂优平;独龙族怒族学生文学想象力培养的族际比较[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俞成俐;海明威作品的意象及其关系意蕴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明月;论海明威小说中的原始主义倾向[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方;《老人与海》的象征手法及作者的人生哲学[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蔡凤鸣;《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王艳姿;一部积极存在主义作品——浅析《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4 朱蔓;《老人与海》:生命活力与自然法则的对话——解读海明威的“人与自然”观念[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袁贤铨;简论海明威的“冰山”风格[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年01期
6 裴立鹏,张敏;自卑与超越─—海明威“硬汉性格”的心理成因[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班光语;异曲同工 一脉相承的美国梦——“欲望三部曲”和《老人与海》比较分析[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8 侯晓艳;论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大马林鱼形象的象征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S2期
9 肖四新;解救之途的追寻——论海明威创作的潜在主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0 李国庆;大海般的韵律和内涵——《老人与海》的语篇结构及含义[J];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小平;;论《老人与海》中马林鱼的作用[J];时代文学;2009年04期
2 韩丽萍;;《老人与海》象征意义的再认识[J];小说评论;2010年S2期
3 李静;;探析矛盾主题及象征意义在《老人与海》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顾钧;;简论《老人与海》[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5 杨美玲;;浅析《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意义[J];科技信息;2010年18期
6 李慧源;;《太阳照样升起》的象征意义[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罗红昌;;论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8 李芳芳;;论海明威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J];电影评介;2007年07期
9 罗小军;;困境中不失去生命的硬度——海明威《老人与海》读与写[J];初中生;2010年06期
10 阳慧;于佳;;《老人与海》中硬汉形象的象征意义[J];大众文艺;2010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洁;;从叛逆到妥协——用心理分析法解读霍尔顿[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张婷;;《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罗伯特·乔丹[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丹;;浅析《未选择的路》内涵的开放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4 黄春燕;;一沙一世界——从《伊芙琳》看乔伊斯的写作特点[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5 孙飞凤;;论会话含意理论对文学作品的阐释力[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方智敏;;危机与幻灭 孤独与畸变——评舍伍德·安德森的《俄亥俄州的温斯堡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荣洁;;茨维塔耶娃的多神意识[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龙超;;从象征主义看《蝇王》里的人性恶[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梅;;进入天堂的凯歌——《允准上天堂的运动员之狂喜》[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董衡巽;;美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启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吴秀琼;论海洋在《一叶扁舟》中的三大象征意义[N];文艺报;2009年
2 周莉清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从文化物质主义角度解读海明威的创作主题[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3 赵秦;历史人物的心理分析(之四)[N];中国社会报;2007年
4 洁尘;瓦莱丽与两个海明威[N];中国妇女报;2006年
5 王问生;“世界上最适合作家创作的城市”[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任井、凯梅;第10届海明威国际会议在意大利举行[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宋惠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N];学习时报;2011年
8 朱晓剑;相约萨马拉[N];青岛日报;2006年
9 于凤川;古美共同保护海明威作品文献[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邹波 文;沉默的少数[N];经济观察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邓天中;空间视阈下的海明威老年角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大学;2003年
3 焦小婷;多元的梦想[D];河南大学;2006年
4 卢国荣;二十世纪美国生态环境的文学观照[D];吉林大学;2008年
5 徐晗;凯·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现代主义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邵珊;威尔逊的文学与文化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梁建东;埃德蒙·威尔逊的文学批评研究(1914-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8 易乐湘;马克·吐温青少年题材小说的多主题透视[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辉;论海明威笔下的“硬汉”[D];吉林大学;2004年
2 潘晓磊;论析伊迪丝·华顿《伊坦·弗洛美》的叙事艺术[D];吉林大学;2007年
3 胥凯莉;化蛹成蝶[D];山东大学;2005年
4 李淑春;虚无中的抗争——海明威作品给人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建;约瑟夫·康拉德小说的悲剧意蕴[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高惠婷;劳伦斯中短篇小说思想初探[D];吉林大学;2008年
7 谢瑜芳;迷惘的一代[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蔡文;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人生哲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戴金喜;论海明威以《老人与海》为典型代表的文体风格[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茜;论海明威笔下的“父子”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57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457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