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学中女性性格和命运的比较——从林黛玉到劳伦斯笔下的安妮
本文关键词: 东西方女性 性格 命运 林黛玉 安妮 出处:《语文建设》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不同的社会环境形成不同的人物性格,《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与劳伦斯笔下的安妮,是东西方不同环境塑造出来的两个不同的女性悲剧人物,探究其悲剧根源,则与她们的性格以及形成性格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而最终性格又成为导致她们悲剧命运的直接因素。
[Abstract]:Different social environments form different characters. Lin Daiyu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nd Anne in Lawrence's works are two different female tragic characters shaped by different environments in East and West. It has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character and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form their character, and the ultimate character becomes the direct factor leading to their tragic fate.
【作者单位】: 山东英才学院;
【分类号】:I0-03;I10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丽霞;;春梦随云散 飞花逐水流——林黛玉与海黛之悲剧命运对比解读[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4期
2 赵学栩;;用读者反应理论看林黛玉和苔丝的异同[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王小立;;触景生情的幻灭感——试析曼斯菲尔德作品中主人公与林黛玉的幻灭感[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陈婧;;《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形象塑造之比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郑学连;草木;;红颜薄命:安娜与林黛玉的比较[J];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6 赵红妹;;林黛玉与安娜的爱情悲剧之因[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年11期
7 田崇雪;感伤的起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8 马振丽;;绚烂与质朴之美——对比林黛玉与简爱的悲喜爱情[J];名作欣赏;2010年09期
9 赵金祥;;解读奥菲利娅与林黛玉的殊途同归[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年01期
10 赵方瑜;;荒原野花与绛珠仙草——简·爱和林黛玉形象比较[J];南昌高专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学海;;新世纪中国艺术美学展望(提纲)——以中国画,中国内衣市场行情为析例[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秦忠翼;邹正昌;;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张港霞;;中国红,我们的色彩[A];2001-2003中国流行色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李守运;阮传森;史彩娥;;曹雪芹文艺心理学思想初探[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5 柯岩;;谈谈文学与人生[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6 潘翠菁;吴文辉;;艺术直觉[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7 李衍柱;;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许雯丽;;浅谈人文精神对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宇中;;作家及其文学作品中爱情婚姻模式的心理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刘兆吉;;《文心雕龙》中的文艺心理学思想[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锡平;文学在新世纪的命运[N];光明日报;2002年
2 苗永姝;色彩的性格[N];中国信息报;2008年
3 许雯丽;六盘水文学院作家讲座系列《灵感与写作》[N];六盘水日报;2010年
4 马也;后现代语境中的“艺术”[N];文艺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端木复;实施精品战略 推动艺术发展[N];解放日报;2006年
6 齐凤池;在孤寂清贫中寻找艺术财富[N];美术报;2008年
7 彭锋;哲学在艺术中该如何出场[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李建中 肖慧君;技术理性时代汉语文学的命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武汉大学中文系 李建中 肖慧君;技术理性时代汉语文学的命运[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图文时代的影像与意象[N];文艺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身世相近,命运迥异[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徐秋菊;女性的悲歌—林黛玉和克拉丽莎的文化差异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赵娜;林黛玉与萨拉·伍德拉夫在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对比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谭芳芳;林黛玉诗词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刘俐莉;先锋精神及其命运[D];郑州大学;2001年
6 金昌彦;郑澈李白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7 薛丽萍;从文化视角比较简·爱和林黛玉的不同命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邓娜;《简·爱》与《红楼梦》女主人公形象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郑赛芬;《红楼梦》英译本中王熙凤和林黛玉的抱怨策略—语用学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徐定懿;荷马史诗与《诗经》叙事诗之比较[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05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50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