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泰比》伦理解读

发布时间:2018-02-26 08:55

  本文关键词: 土著人 麦尔维尔 土著文化 伦理秩序 文明人 人文化 身份 传奇色彩 文明社会 批评方法 出处:《小说评论》2013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泰比》(Typee 1846)是赫尔曼·麦尔维尔的成名作,它一经出版便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标志着麦尔维尔在文学上的成功。然而早期的评论界大都给《泰比》贴上游记、自传或带有传奇色彩的流浪故事等标签,认为麦尔维尔充其量不过是一个通俗性读物的写手,是一个与食人族一
[Abstract]:Typee 1846) is a famous work by Helman Melville, which has won the reader's favor since it was published, marking Melville's literary success. Labels such as autobiographies or legendary vagrancy stories that Melville is at best a writer of a popular book, one with the cannibals
【作者单位】: 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0y054】 武汉轻工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经苹;;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名利场》中的婚姻爱情伦理观[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2 吴远青;李明明;;《珍妮姑娘》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1期

3 崔潇月;;环境伦理中的身份变化——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蝴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8期

4 于美琴;;伦理禁忌的慨叹——论哈代《儿子的否决》[J];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袁雪生;;身份逾越后的伦理悲剧——评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3期

6 周艺;;自然和人性的较量——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日光》[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1期

7 聂庆娟;;《欲望号街车》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04期

8 刘霞;;《失乐园》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电影文学;2011年22期

9 谭丽华;;霍桑小说中伦理道德悲剧成因分析——以《红字》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岳铁艳;;论西奥多·德莱赛笔下的罗伯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庄新红;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夏文静;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D];吉林大学;2013年

3 蔡隽;大卫·马梅特戏剧伦理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领娟;《我的安东尼亚》中的关怀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梁其宝;霍桑美真善圣的伦理诉求[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宋菲菲;中国文人写作伦理的表现和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秦丽英;《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弑父主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沙沙;论《红字》中的伦理两难与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关艺yN;伦理选择与道德目标:论奥德修斯的返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淼;拉纳尼姆之梦:论劳伦斯小说《袋鼠》的主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振飞;《道连·葛雷的画像》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曲晓晨;论麦卡勒斯小说中的双性同体观[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邓岚;论易卜生后期象征剧中的“婚姻结”[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金才;;《奥穆》的文化属性与种族意识[J];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03期

2 方红;在重述历史中回归土著文化身份——评澳大利亚土著作家赛莉·摩根的《我的位置》[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刘萍;;多丽丝·皮金顿的《沿着防兔篱笆》之解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4 孙筱珍;;《白鲸》的社会意义初探[J];山东外语教学;1989年04期

5 杨金才;;赫尔曼·麦尔维尔创作简论[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0年00期

6 江颖;;麦尔维尔创作中的通俗小说手法[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薛灿芝;;澳洲“骨指术”无形杀人揭秘[J];奇闻怪事;2008年03期

8 王占峰;麦尔维尔与戈尔丁比较谈[J];北方论丛;1996年06期

9 修立梅;;被窥者与偷窥者——读《贝尼托·塞莱诺》后重新审视《泰彼》[J];国外文学;2007年03期

10 原学梅;;地缘政治与麦尔维尔的创作——以《泰比》为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侯志勇;;《贝尼托·切莱诺》中人物的语言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马菁菁;;麦尔维尔中篇小说《贝尼托·塞雷诺》中的主仆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柯少芬;;理性支配人性关怀本能——论《漂亮水手》中的悲剧人物维尔舰长[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项星;;从《最蓝的眼睛》中的叙述者看黑人女性身份构建的困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沈跃萍;;莫拉莱斯“社群社会主义”评析[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朱梅;;托妮·莫里森笔下的微笑意象——兼论“仿黑人滑稽戏”传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声;麦尔维尔与《白鲸》[N];中国海洋报;2002年

2 赵林;弃德者高更[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陈文;美国召开西部文学学会年会:“美国西部记住与忘却的文化”[N];文艺报;2005年

4 李焰明;用爱情小说讲那段法国霸权梦[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5 郭英剑;挖掘那段沉默的历史……[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陈侗;海洋中的文学[N];文汇报;2001年

7 媒体人士 沈浪;所有人的高尚与勇敢[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8 李德旺;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将留任[N];人民日报;2008年

9 李保军;完美的讽刺[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康慨;奇努阿·阿奇贝:重新看非洲[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方红;“完整生存”[D];苏州大学;2008年

2 卢敏;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类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安斌;清教主义对17-19世纪美国文学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6年

4 陈靓;路易斯·厄德瑞克作品杂糅性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叶如兰;冲撞·融合[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静;从小说《库纳尔都》探究澳洲土著文化[D];安徽大学;2006年

2 徐家林;麦尔维尔波利尼西亚三部曲中的身份困惑[D];安徽大学;2011年

3 阿斯恒;麦尔维尔对道德的批判[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陈安祥;论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中的救赎主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徐蓓蓓;《坦加拉》:一个关于澳大利亚民族身份的神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颖;十九世纪的美国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何梅;[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斐;麦尔维尔笔下船长形象人格特质的心理学分析[D];信阳师范学院;2013年

9 宋金玲;歌唱还是哀鸣?[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周新;麦尔维尔小说中的后殖民主义[D];黑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37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537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b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