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日本和歌中的咏萤诗比较
本文选题:萤火虫 + 唐诗 ; 参考:《小说评论》2013年S2期
【摘要】:正萤火虫是夏秋季节常常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昆虫,它们活动在水泽丰茂的地方,以小小身躯携一星之火,成为文人墨客吟咏夏秋时节景象的诗歌里十分常见的意象。然而,由于自然观念、季节气候和审美意识等因素的不同,在我国的唐诗和日本和歌中,对萤火的吟咏也就具有了不同的主旨意趣、思想特征和审美格调。
[Abstract]:Normal fireflies are insects that often appear in the view of people in summer and autumn season. They move in a place of abundant water and carry a star fire with a small body, so they become a very common image in the poems of the literati chanting the scenes of summer and autumn.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natural concept, seasonal climate and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n Chinese Tang poetry and Japanese harmony song, the chanting of firefly also has different purport interest,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esthetic styl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106.2-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芳;孙浩;;火的洗礼,灵的颂歌——评劳伦斯诗歌中“火”的意象[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曹英慧;;浅析哈代诗歌中的镜子意象[J];山东文学;2010年06期
3 刘仲敏;;爱伦·坡诗歌中的意象效果[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11期
4 孙建华;;流动之画卷,忘言之歌声[J];名作欣赏;2010年03期
5 郭名伟;;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的艺术特色[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宋向红;诗歌蛇意象的文化意蕴解读——以部分中西诗歌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孙双;;邓恩诗歌“死亡”主题探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李雪;;浅析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意象[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5期
9 王海红;刘立军;;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创新性[J];河北学刊;2008年04期
10 许颖红;;英诗《病玫瑰》赏析[J];茂名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丛滋杭;;论艾略特早期诗歌的沟通障碍[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黄丹蓉;;浅谈中日古典文学诗歌中“蝉”的意象——从《新撰万叶集》上卷入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董务刚;;试论托马斯·哈代诗歌的艺术成就[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4 蔡宏;;从正冈子规的“写生”重新认识俳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孙旭华;傅俊;;英国感伤主义诗歌简论[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6 康澄;;两位俄国天才女诗人折射出的“白银时代”诗歌光芒[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7 张兰珍;;浅谈诗歌中的高层式结构[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8 陈延;;自然主义在日本[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于坚;;温故知新——在北京与日本诗人对话有感[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10 魏建;;泰戈尔究竟怎样影响了郭沫若[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磊;世界就是荒原[N];中国保险报;2004年
2 冯臻;经典,永久的传承工具[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赵芳;俄中诗人有约:北京聚首[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李枫;神秘与怪诞折射出的现实意义与理想之光[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陶洁;美国诗歌一侧面[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余凤高;浪漫主义者的肺结核病意象[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胡小跃;又见诺冬,,又见诺冬[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张英 万国花;岛田雅彦:讨论日本皇室不再是禁区[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9 马丁·韦斯特 秋叶译;又一首萨福诗歌被发现[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与畴;乘着童谣的翅膀飞跃时光[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宿久高;中日新感觉派文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倪文波;崔致远文学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陆钰明;多恩爱情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继文;中日古典定型诗歌中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5 周建新;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文体的言说[D];河南大学;2004年
6 谭雯;日本诗话及其对中国诗话的继承与发展[D];复旦大学;2005年
7 范氏义云;越南唐律诗题材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曾思艺;丘特切夫诗歌美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广奎;人民诗人卡尔·桑伯格[D];中山大学;2005年
10 何永波;李齐贤汉诗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晓莉;劳伦斯诗歌中意象之表现及性爱之描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孙冬;十三种观察史蒂文斯的方式——读解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意象和禅意[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曹霞;解读特拉克尔诗歌中的颜色意象[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李汲;论爱伦·坡诗歌中的奇幻情结[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焦春宏;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中的声音效果[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骏;从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看英国文学中的荒岛意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路琦;对爱德加·爱伦·坡恐怖小说中意象的图式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8 刘军;从《金苹果》看韦尔蒂的小说艺术[D];吉林大学;2005年
9 张智义;阐释与再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田红义;论罗伯特·洛威尔挽诗的荒原主题[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33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733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