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庞德《比萨诗章》中的互文与戏仿

发布时间:2018-05-12 04:38

  本文选题:美国现代派诗歌 + 庞德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比萨诗章》是庞德代表作《诗章》中的精华,被誉为美国现代派诗歌的丰碑。《比萨诗章》具有明显的互文风格,影射着诗人绮丽美好但又悲观绝望的梦想;同时,它又有戏仿的痕迹,通过戏说古往今来的历史故事、五大洲四大洋的典故传说,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进行隐喻式解读。《比萨诗章》是庞德杰出才华和鲜明个性的集中展示,其登峰造极的互文与戏仿风格,究其形式,主要反映在隐形书写、复调式表达、文化逻各斯之解构、碎片式宏大叙事等几个方面。
[Abstract]:"Pisa" is the essence of pound's masterpiece, "Poems", and is regarded as the monument of American modernist poetry. "Pisa" has an obvious intertextuality, implying the poet's beautiful and beautiful but pessimistic and desperate dream;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has the traces of parody, through the joke of historical stories, five continents and four oceans of allusions and legends, the complex social reality of metaphorical interpretation. The Pisa Poems is a concentrated display of pound's outstanding talent and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The style of intertextuality and parody at its peak is mainly reflected in invisible writing, polyphonic expression, d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logos, shrewd grand narrat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0YJA752031)
【分类号】:I712.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荆兴梅;;《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开放性结构[J];新闻爱好者;2010年20期

2 王贵明;《比萨诗章》中的儒家思想[J];国外文学;2001年02期

3 赵毅衡;为庞德/费诺罗萨一辩[J];诗探索;1994年03期

4 赵丹;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俄罗斯的命运[J];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4期

5 陈曦;;第二届“中国埃兹拉·庞德学术研讨会”纪要[J];外国文学;2010年06期

6 陈才忆;吹向西方的东方杏花——庞德等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吸收与传播[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张强;意象派、庞德和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轫[J];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01期

8 谷野平;;解读编史元小说《猫头鹰》中的戏仿[J];外国文学;2010年03期

9 沈雁;;《黑暗昭昭》的《圣经》戏仿[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01期

10 储诚意;;重构人类的伊甸园——纳博科夫长篇小说《阿达》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东樵;;论《白噪音》的后现代主义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宋德发;;道德的相对性与历史性——解读《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伦理意蕴[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邓经武;;20世纪初中西方诗歌的一次换位——论郭沫若与庞德[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4 周宜丹;;普宁:新世界里的孤岛君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洁敏;;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庞德诗作初探[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6 张丹;;浅析《未选择的路》内涵的开放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7 袁晓军;董粤章;;《地铁站里》意象实现的认知诠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陈小艳;;透视垮掉派诗人——艾伦·金斯伯格[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邱纪军;;意象派的诗学范式转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韦华;;元小说叙事——解读纳博科夫的一个视角[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静;中国文化情结造就了庞德[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江春兰;亦真亦幻 戏仿嘲讽[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杨友苏;时尚戏仿载体对生存的奇特拷问[N];文汇报;2007年

4 尘翎;生命的基调是关于接受他者[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5 陶洁;围绕《风已飘去》的一场官司[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张剑;庞德与中国:“东方主义”和民族身份的建构[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杨仁敬;走近美国后现代派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5年

8 王友贵;乔伊斯与中国碎片[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傅浩;二十世纪英语诗歌的采撷[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周燕华;看《少数派报告》 品迪克魅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庞德与中国文化[D];苏州大学;2004年

2 许平;品境——细读《神州集》[D];复旦大学;2006年

3 靳涵身;重写与颠覆—约翰·厄普代克“《红字》三部曲”之互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洪雪花;意象主义在东西方文学中的回返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5 范若恩;麻木的群氓文学流变视野中的《裘力斯·凯撒》群氓场景反思[D];复旦大学;2012年

6 詹树魁;符拉迪米尔·纳博科夫: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D];厦门大学;2003年

7 肖谊;论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美国小说的元虚构性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谭少茹;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海明;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后亮;琳达·哈钦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妍;互文视角下《BJ单身日记》对《傲慢与偏见》的戏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凌凌;《时时刻刻》之互文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倩;庞德的中国情结[D];河北大学;2007年

4 闻胜男;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后现代叙事策略[D];温州大学;2012年

5 张佩;《灰蛾》中的隐喻性互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毛颖;《女勇士》互文叙事中的身份寻求[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姜敏;[D];安徽大学;2003年

8 梁素素;论中国文化对庞德诗歌创作的影响[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张凌然;模仿,转化,,颠覆:《红字》三部曲之互文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李佑坝;庞德诗歌的美学阐释[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77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877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f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