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浪漫主义研究
本文选题:德国浪漫主义 + 源流及发展 ; 参考:《延安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浪漫主义漫长的历史中,作为其的发源地的德国浪漫主义,对它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浪漫主义的基调都是有德国浪漫主义文论的延续。本文将德国浪漫主义置于西方文学理论的历史长河之中,,从众多古代思想家的观点中探索它的渊源,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整理它的产生背景,于古纷繁的典主义哲学中寻求它的理论依据。然后将德国浪漫主义分为三段进行分析,比较它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理论倾向。接着对德国浪漫主义的神学倾向、民族主义及历史主义特征进行了说明,最后对不同理论家对德国浪漫主义的批判观点进行了简单的反驳,为德国浪漫主义做了一些辩护,目的是为了突出德国浪漫主义在浪漫主义思潮中的重要地位,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更准确的把握它的内涵。
[Abstract]:In the long history of Romanticism, the German Romanticism, as its birthplace, has a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it.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keynote of Romanticism is the continuation of German Romantic Literary Theory. This paper puts German Romanticism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explores its origin from the viewpoint of many ancient thinkers, and arranges its background in the turbulent social environment. Seeking its theoretical basis in the classical philosophy of ancient times. Then German Romanticism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o analyze and compare its different theoretical tendencie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n it explains the theological tendency, nationalism and historicism characteristics of German romanticism, and at last refutes the critical views of different theorists on German romanticism, and defends German romanticism. The purpose is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German Romanticism in the Romantic trend of thought, but also conducive to ou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Romanticism, more accurate grasp of its connot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516.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战牛;德国浪漫主义对尼采的影响[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孙静梅;唐碧蓉;;神秘主义背景下的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理念[J];音乐探索;2009年03期
3 张锐;;浅议德国浪漫主义反讽诗学[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03期
4 ;卷首[J];中国音乐教育;2011年03期
5 陈艳波;;试析赫尔德思想对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郭懿;;论勃兰兑斯《德国的浪漫派》的创作局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求真;关于《圣母颂》[J];人民音乐;1962年09期
8 孙雨丰;;论德法艺术歌曲的风格差异[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黄笃;德国慕尼黑新绘画馆藏德国浪漫主义绘画[J];美术;1993年04期
10 胡继华;;无限渴望的象征——漫谈德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J];外国文学;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利红;;试论卡莱尔的浪漫主义史学思想[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2 林惠玲;;现代奥菲尔思之道——叶维廉与里尔克诗的《诗意》(die poetische Idee)与奥菲尔思精神[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雪虎;;人文之维及其当代面对:文论美学30年回望[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王平凡;王素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大事记(下)——郑振铎、何其芳领导时期的文学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年第2期(总第201期)[C];2011年
5 王平凡;王素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大事记(中)——郑振铎、何其芳领导时期的文学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1)[C];2011年
6 莫先武;;王国维“境界说”对中国百年文论的影响[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冠华;;危机:文艺理论的正常状态——“危机”话题讨论之后的思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8 祁志祥;;梁启超美学:审美至上的“趣味主义”[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王泽庆;;再论胡适与梁启超之间的科玄之争[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徐碧辉;;梁启超的趣味主义与情感教育[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雪贤;花与梦[N];美术报;2010年
2 ;《张炯文存》出版座谈会发言纪要[N];文艺报;2011年
3 胡世宗;当代中国文事的追踪与评判[N];光明日报;2009年
4 实习生 卢美邑;人文论坛:课堂之外的心灵碰撞[N];云南日报;2005年
5 王春荣;现代女性文论对中国文论建设的特殊意义[N];光明日报;2002年
6 记者郑剑、杨雪梅;“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在京开幕[N];人民日报;2003年
7 魏天真;作为起点和遗产的文论传统[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赵王寻;诠释“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刘平;迈入文论之门[N];文艺报;2009年
10 张炯;评《文学理论向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体武;俄国象征主义诗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刘渊;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研究:以弗·施莱格尔为代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肖能;魏晋的自然主义[D];复旦大学;2011年
4 树林;蒙古族藏文文论体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5 郭令原;先秦时代几个重要文论范畴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杜磊;古代文论“韵”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陈尚荣;市场经济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海波;二十世纪中国左翼文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10 胡建次;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勋;德国浪漫主义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2 孙策;德意志灵魂的召唤与反思[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3 周琴;韦伯歌剧《自由射手》艺术风格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4 董翎;“客观化的自得”和“无生机的跃动”[D];苏州大学;2008年
5 刘聪;勃拉姆斯钢琴小曲集OP.76探析[D];河南大学;2008年
6 马园萍;追求与探寻[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凤霞;六朝画论与文论关系探赜[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f f ;价值的背离与意义的消解[D];苏州大学;2005年
9 毛小芬;八十年代土家族小说创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刘思绮;西汉神仙观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80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880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