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燕卜荪对瑞恰慈诗学思想的继承、偏离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8-05-24 20:38

  本文选题:瑞恰慈 + 燕卜荪 ; 参考:《江汉论坛》2013年05期


【摘要】:作为20世纪英国文学批评史上最为重要的理论家之一,威廉·燕卜荪深受其导师艾·阿·瑞恰慈的影响。燕卜荪对瑞恰慈诗学思想的接受,经历了一个从全盘继承到逐渐偏离再到独立创新的过程。正是在对瑞恰慈诗学思想的继承与不断偏离中,燕卜荪逐渐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诗学理论。燕卜荪文学批评思想中的"含混"概念就是他逐渐走出瑞恰慈的诗学思想语境,实现理论创新的显证。
[Abstract]: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ists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20th century, William Empson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his mentor, Al A. Richards. Empson's acceptance of Ricci's poetics went through a process from total inheritance to gradual deviation to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t is in the succession and deviation of Ricci's poetic thought that Empson gradually formed a poetics theory with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The concept of "vagueness" in Empson's literary criticism is an explicit proof that he gradually walked out of the poetic context of Richards and realized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英国剑桥大学;
【基金】:湖南省研究生创新项目“燕卜荪诗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CX2010B191)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I561.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甲;;徜徉在言语之途——外国文学经典的文本细读与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研究[J];文教资料;2009年21期

2 王阳阳;;刍议文本细读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年12期

3 黄薇;;“男性神话”的消解——论杜拉斯的女性关怀[J];河池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张亚萍;;美狄亚复仇——难以战胜的女性悲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6期

5 孙桂芝;;《外国文学史》教学中的审美认识追求[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6 张玉霞;;《弗兰德公路》的文本解读[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7 杨世真;;“进步”神话的祛魅——评殷企平的《推敲“进步”话语——新型小说在19世纪的英国》[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5期

8 陈艳丽;马秀丽;;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阐释”与“文本细读”——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与探索[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徐桁;;中国式女人——《喜福会》中的四位母亲形象的文本细读[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年04期

10 刘锦丽;;文本细读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意义及方法[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慧;李姝娟;沈训娇;;永远在路上——从《毛猿》看奥尼尔的基督教意识[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谭华;;探索“送冰的人来了”接受之谜[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尚云英;;华裔美国女性身份的重构策略——论《女勇士》的中国文化改写[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殷实(书评人);最后一次打量尘世[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2 陈一丁;作为文学记者的埃德蒙·威尔逊[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王杨;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召开[N];文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明真;村上龙青少年主人公作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陆薇;渗透中的解构与重构:后殖民理论视野中的华裔美国文学[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白玉华;三种视角分析塞缪尔·贝克特戏剧中的沉默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丁建宁;超越的可能:作为知识分子的乔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谭杉杉;亲子观视域中的有岛武郎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圣英;阿兰·罗伯-格里耶新小说中的时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李晓光;解析林芙美子文学的流行符号——贯穿一生的平民情怀[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孔帅;瑞恰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玲;《堂吉诃德》中的“二重奏”—论其宗教色彩与世俗因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孙庆兰;朝鲜朝后期家庭小说中的女性群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娟;燕卜荪《含混七型》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曾伟姝;燕卜荪和中国:文化的交响与和鸣[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3 赵敏;民国时期高校外文系的英国文学教学实践与传播[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蓓;从《孟子论心》论瑞恰慈的跨文化解读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丁慧;陈美玲诗歌中的英美抒情诗传统[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6 汪霞;论阿米里·巴拉卡诗歌中的黑人民族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武;《他们眼望上苍》中的种族政治[D];华侨大学;2008年

8 寇芙蓉;历史与现实之间—《朗读者》与“平庸的恶”[D];海南大学;2011年

9 朱静怡;虚幻之争的心路历程[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10 银凡;论埃德加·爱伦·坡诗歌的美学品质[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30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930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3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