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幻象”背后的悲剧反思——评剧作《蝴蝶君》
[Abstract]:Chinese writer Huang Zellen's play the Butterfly King is a subversion of Puccini's Lady Butterfly.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new understanding and exposition of the drama from three aspects: parody, imageology and meta-drama, and analyzes the tragic reflection on the postmodernism,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East and West cultures and the projection of self-consciousness behind its text.
【作者单位】: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SJD750040 盐城师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YCKW024
【分类号】:I712.07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刘瑞瑞;王广华;;徐志摩笔下的英国形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李红;张景华;;形象学视角下美国华裔文学的汉译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杨媛;;虚构与想象——论谭恩美《灵感女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5 王均萍;;从《热带癫狂症患者》看茨威格对西方主体性的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6 袁涛;;自塑形象——赛珍珠作品的美国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7 廖凯军;;《三宝太监西洋记》中的异域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8 张茹;;“形似”而“神非”的异国形象——浅析《人的状况》里中国形象的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9 马艳艳;;绿蒂作品中的中国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吴佩谦;;郭沫若笔下的日本女性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任小玫;;从自我与他者到主体间性:文学艺术批评的生态文明思考——以《徐霞客游记》为个案兼谈我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之去向[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环境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邱畅;;中国形象在美国小说中的误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3 陆克寒;;瞿秋白“苏俄形象”的跨文化建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新论[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4 鲁明军;;知识共同体:当代艺术学谱系的取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尹德辉;;资本·全球化·中国当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任小玫;;别求新声于异邦 勿弃生态见记游——《徐霞客游记》的“主体间性”生态哲学思考初探[A];徐霞客研究(第19辑)[C];2009年
7 孙宜君;;论后现代视阈下中国影视艺术的审美取向[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8 邹积艺;杨振之;;论旅游节事的社会文化影响——成都市洛带古镇火龙节居民反应个案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波;“第三代”诗歌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4 黄伟;高乐待与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英姬;中韩家族小说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8 彭应,
本文编号:2156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15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