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一本属于年轻人的书——解读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发布时间:2018-08-04 21:17
【摘要】:在二十世纪,反叛、个性成为美国社会中一种张扬个性的新的力量,"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凯鲁亚克在他的《在路上》一书中向我们描述了美国20世纪中期社会叛逆者的生活方式和他们不懈追求的精神向往。他们执着追求自由,敢于独自冒险的精神值得我们去探索。《在路上》一书中尽管多处展现了主人公禁欲、享乐的一面,但它真正的意义在于体现了主人公们在精神上的探索,而非生活上的放纵。
[Abstract]: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rebellion, Individuality has become a new force in American society. In his book on the Road,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 of the broken Generation, Kerouac, describes the way of life of American social rebels in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ir unremitting pursuit of spiritual yearning. Their persevering pursuit of freedom and the spirit of taking risks alone is worth exploring. Although the book "on the Road" shows the abstinence and enjoyment of the protagonists in many ways, its true significance lies in the spiritual exploration of the protagonists. Not the indulgence of life.
【作者单位】: 昌吉学院图书馆;石河子第九中学;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贺莉,徐伟;国内“垮掉的一代”文学研究综述[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可;张桂军;;薇拉·凯瑟作品的南方主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管先恒;析西方近现代文学中的“死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吴玉玉;张海生;;论侦探小说的视觉性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4 柴阳玉;;斯佳丽的执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5 徐海香;;人性之光——霍桑在《好小伙布朗》中对人性的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6 于瑛;;浅析古德曼·布朗悲剧的酿成原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7 辛春晓;陈忠红;张敏;;信仰再心还是在物——霍桑《红字》与麦尔维尔《白鲸》宗教意识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8 刘家花;;清教主义与狂欢哲学——浅析霍桑短篇小说《欢乐山的五月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9 殷艳芳;;巴克——杰克·伦敦的理想自我——读《野性的呼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10 陈永兰;;双重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坚强女性——一位华裔女性的光荣与梦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孟令娟;;论《宠儿》中黑人女性的主体构建与自我解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徐姗;;从《百舌鸟之死》解读哈帕·李对南方“淑女形象”的重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白岸杨;;《白鲸》及其作者的宗教伦理观分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珂;;浪漫主义诗歌对新诗诗人及新诗诗体的影响[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罗昔明;消费主义视域下经典的生成与延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迪迪;家族伦理与丛林生存法则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阔;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史记;惠特曼诗歌在中国的评介与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韦华;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的元小说创作[D];吉林大学;2012年

7 胡铁生;政治文化与文学意识形态功能的意蕴交映[D];吉林大学;2012年

8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国庆;“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当代文学[D];武汉大学;2005年

10 蔺春华;王蒙文化人格论[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惠英;杜鲁门·卡波特研究在中国[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石洁;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及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福克纳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董礼扬;一个精制的隐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殷婷婷;黑白世界中的自我寻找——解读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身份认同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文桥;回归伊甸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朝君;论约翰·契弗笔下的“中产阶级的危机”[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平焰;美国华裔生存状态的多维度透视[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阔;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死亡意识及其现代意义[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一凡;“垮掉的一代”述评[J];当代外国文学;1981年03期

2 朱世达;反英雄与亚文化——美国战后避世时代作家与王朔比较研究[J];美国研究;1994年01期

3 肖明翰;垮掉的一代的反叛与探索[J];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迪泳;“雷雨”与“玩偶” 殊途同归──论繁漪的抗争与娜拉的出走[J];鄂州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2 辛珏如;;《在路上》的自发式写作法与自然主义解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3 王芬;;试论凯鲁亚克“自动写作法”的文化特征[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祝昊;;以禅之名:解读《达摩流浪者》中的禅宗思想[J];理论月刊;2010年11期

5 邹秀荣;;“精神反叛”的人物系列——试析易卜生的戏剧人物[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6期

6 陈杰;;爵士乐精神与“垮掉的一代”的本真追求——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中的爵士乐主题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1期

7 徐敬华;房定坚;;凯鲁亚克“垮掉禅”探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罗全;;论《在路上》的叙事技巧和主题意义[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煦佟;“精神反叛”的先声——读《易卜生全集》第一卷[J];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03期

10 马凤兰;独特女性的生命体验和生命价值追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陈熙涵;数字出版盘活大量经典图书[N];深圳商报;2011年

2 本报书评人 与畴;电影结束了,喧嚣还未登场[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记者 陈熙涵;《在路上》借数字出版重获新生[N];文汇报;2011年

4 谢莹莹;卡夫卡的作品与现实[N];文艺报;2011年

5 乔纳森;暴躁的斯泰伦[N];东方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m 波;乱中求序—《喧哗与骚动》的文体特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诗忠;论凯鲁亚克和后现代主义[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露;从极致的反叛到宁静的悲哀[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丽Z,

本文编号:2165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165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c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