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小说《夜路》时空中的夜巴黎形象

发布时间:2018-10-22 15:02
【摘要】:小说《夜路》在加兹达诺夫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夜巴黎形象塑造上。在加兹达诺夫的每部长篇小说中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都有巴黎的形象。巴黎的城市形象在其他小说中是故事背景,但在《夜路》中巴黎却是小说的中心形象。作家运用创造性思维,在时空体中塑造独特的夜巴黎形象,突显出夜巴黎形象的纪实性与艺术性的融合,深刻揭示俄罗斯侨民在巴黎社会底层的悲惨生存状态。
[Abstract]:The novel the Night Roa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reation of Garz Danov, especially in the image of Paris at night. In each of Garz Danov's novels, Paris is more or les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 image of Paris. The city image of Paris is the background of other novels, but it is the central image of the novel in Night Road. Using creative thinking, the writer molds the unique night Paris image in the body of time and space, highlight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ocumentary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night Paris image, and profoundly reveals the miserable living state of the Russian diaspora at the bottom of Paris societ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河南省2012年软科学研究项目(122400450421)
【分类号】:I5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上官秋实;;从形式的辩证自生到系统、要素与功能——俄国形式主义文学史观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璨;;“火星文”的非语言特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郭松;;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互文性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陈莹莹;;《沐浴在阳光中》:对话与狂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夏薇;;浅析重庆方言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2期

5 苏宁;;多维叙事视角与人生反思——从叙事视角谈王蒙的《杂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6 周述波;;革命时代的女性悖论与多声表达——试论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的复调叙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7 龚婷;;僭越与颠覆——狂欢化理论视野中的《超级女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8 焦红燕;;浅析库切《伊丽莎白·科斯泰勒:八堂课》的复调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9 颜井春;;罪与救赎——由《卡拉马佐夫兄弟》浅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圣经情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10 陈进;;论许辉小说的空间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徐放鸣;张儒雅;;地方审美文化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美学领域[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文丽;;邓小平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治话语的形成——对《邓小平文选》第2卷的重新解读[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3 郭华;;从“就近入学”到“初中建设工程”——关于北京市初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4 刘可铄;;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改革:“公共新闻”——有节制的多元对话[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蓝若宇;;我们都是“恶搞者”:从文化的身份认同看恶搞[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徐放鸣;张儒雅;;地方审美文化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美学领域[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徐巍;;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复调创作[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李红春;;私人领域的内在悖论及其审美化解决——兼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必然性与必要性[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华金余;从赵树理到赵本山[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美芸;诗学与政治:聂绀弩思想与创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亚斌;藏族当代汉语诗歌:本土经验的现代表达[D];兰州大学;2011年

7 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贵禄;高地上的文学神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丛琳;生命向着诗性敞开[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鲁美妍;当代知识分子小说60年的发展历程和文学价值综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柏久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与中美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爱丽;论汪曾祺小说的诗性美[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梁昱;从“五要素”角度看《明朝那些事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庞红蕊;节庆祭祀与替罪羊之死[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7 李靖;卜立德英译中国散文中的“自我”重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牙运豪;试论许地山小说的话语形态与审美[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贺进;沉重的叙事与意义的探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缪慧;在历史与现实之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岑玮;李敏;;论莉莲·海尔曼女性观的发展——解读其姊妹篇《小狐狸》和《森林的另一边》[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2 王燕;;异化的新层次展现——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人本思想[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尹志慧;赵春彦;;再读福克纳尘封的玫瑰花故事——《莱巴嫩的玫瑰花》叙事策略管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路静;;幽默背后的荒诞、伤感与无奈——评爱德华·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J];文教资料;2010年04期

5 李宗;;试析《耻》中的知识分子生存状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6 王凤鸣;;浅析《毛猿》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审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侯相琪;;局外的生存状态——评加缪的《局外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8 毛辉;;试析贵妇达罗卫夫人的生存状态[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潘月琴;巴赫金时空体理论初探[J];俄罗斯文艺;2005年03期

10 夏益群;论《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时空与客观时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查晓燕;;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周游”模式刍议[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余超;;《等待戈多》所体现的广义修辞学原理[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3 赵四;;研讨会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4 王文煜;;浅析《失落》中移民文化身份的重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韦杨艳;;以虚幻构筑越战真实——评《士兵的重负》中的真实与虚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徐青;;福克纳:一个现代乡土作家[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7 查晓燕;;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漫游”模式[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饶們子;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需要关注的新视点[N];文艺报;2006年

2 李媛媛;荒谬·反抗·自由[N];学习时报;2007年

3 袁筱一;《无知》:跨越不知边界的回归[N];北京日报;2004年

4 许丹红;《飘》:一朵恒久不衰的爱情之花[N];中国教师报;2006年

5 刘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到真实的幻想里去[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6 王园邋史国强;索尔·贝娄与知识分子写作[N];辽宁日报;2008年

7 本版编辑邋王逢振 舒伟 田松 张国龙;莱辛科幻小说:对人类命运的深沉思索[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李秉s,

本文编号:2287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287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c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