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后现代中的写作:对聚斯金德小说《香水》的一种解读

发布时间:2021-03-04 20:38
  本论文试图在后现代语境下解读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 (一)对理性的嘲讽。 在西方文化的语境下,嗅觉作为低级官能与动物性、直觉息息相关。聚斯金德在小说中将嗅觉从其传统的低下地位中解放出来,赋予它非凡认知、审美和社会的意义。小说主人公格雷诺耶的鼻子具有卓越的分辨能力,借此他得以突破简单的逻辑模式,为读者打开了一个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怪诞世界。用鼻子体验世界的格雷诺耶,毫不留情地嘲讽了理性、科学、进步等启蒙宏大叙事的盲目和虚假,从而让终极真理的存在成为了谎言。 (二)语言实用主义的颠覆。 尼采和拉康均提及语言在主体构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看来,语言并不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其本质是帮助主体在具有欺骗性和因果关联的“现实”(die Realit t)中存活。小说中格雷诺耶被木头的气味完全渗透直至窒息,直到艰难地“呕吐”出“木头”这个词,,才得以保住生命。正是通过语言,格雷诺耶的“我”和包围在他周围的“物”第一次清楚地、决定性地被分开。语言促成了主客体的分裂,将所谓的主体和“真实“(das Reale)隔离,实现了主体的最终构建,也同时为之后的主体解构危机埋下伏笔。 (三)主体的解构危机。 西方哲学的传统从未怀疑过“我”的存在。“我”将认知主体和实践主体合二为一,并在黑格尔、费希特等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那里发展到极致。当后现代的审视目光转身投向“自我”这个被默许的先验存在,主体的真实性变得扑朔迷离。小说中,主人公对于主体性的探索构成了一条隐藏的线索:格雷诺耶的悲剧根源正在于“我”的缺失。没有气味,不但意味着无法自知,更剥夺了格雷诺耶与他人交流并产生关系的可能性。自我认同已经不仅仅是暂时的心理需要,而是一种基本的生存必须。或许作者是在向我们暗示:主体的存在很难在个体孤独的沉思冥想中获得证明,独白式的宣告脆弱不堪,主体身份的认同只能在与他者的对话中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516.074
文章目录
Danksagung
内容摘要
Abstract
Einleitung
    1. Forschungsgegenstand
    2. Forschungsstand
        2.1 Genre und Stil
        2.2 Intertextualit t
        2.3 Mehrfachkodierung
    3. Zielsetzung der Arbeit und Forschungsmethoden
Kapitel 1 Gerüche und Geruchssinn
    1. Gerüche bzw. Geruchssinn als leitende Motive im Roman Das Parfum
    2. Ein kurzer überblick über die olfaktorische Kulturgeschichte
        2.1 Der Geruchssinn als niederer Sinn
            2.1.1 Erkenntnisunf higkeit
            2.1.2 sthetische Disqualifizierung
            2.1.3 Soziale Diskriminierung
        2.2 Aufwertung
            2.2.1 Gefühlskult
            2.2.2 Paradigmenwandel bei Nietzsche
        2.3 Bewertung sinnlicher Wahrnehmungen im postmodernen Kontext
    3. Das Parfum als Duftsroman
Kapitel 2 Holz-Krise: Sprache und das t uschende Subjekt
    1. Grenouilles Zweifel an dem Sinn der Sprache
    2. Nietzsche und Lacan: Die von der Sprache konstrurierte apollinische Realit t“
    3. Holz-Krise und das dionysische Reale“
    4. Errettung eines Wortes
    5. Das durch die Sprache konstituierte Subjekt
Kapitel 3 Identit ts-Krise
    1. Subjektkult“ , ein romantisches Ideal
    2. Identit tskrise
        2.1 Traum, Angst des An-sich-selbst-Erstickens
        2.2 Geruchlosigkeit, Radikalit t des existentiellen Sinnverlusts
    3. Sphinx des Subjekts: Eine hochgradige Paradoxie
Kapitel 4 Versuch der Rekonstruktion des Subjekts
    1. Integration in die Gesellschaft
    2. Doppelleben als Parfumeur und M rder
    3. Hinrichtung und das gro e Bacchanal
    4. Selbstmord
Schluss
    1. Zusammenfassung
    2. Offene Fragen
        2.1 Kritik an der instrumentellen Vernunft und Rückbesinnung auf die Sch nheit
        2.2 Moral und Freiheit
        2.3 Dialektik von Blindheit und Einsicht
Literaturverzeichnis
    Prim rliteratur
    Sekund rliteratur
    Quellen im Internet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杏苗;对现代社会合理精神基础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于淑婷;;后现代主义及其与现代主义艺术特征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3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奂平清;;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民族认同[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金建萍;;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刘小新;;谈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王成兵;对当代认同危机问题的几点理解[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吴玉军;;共享式关系的建构与德性的提升——社群主义认同政治简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王成兵;;价值哲学视野中的当代消费文化问题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王凬;;消费社会的身份幻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乃源;通往自由之路[D];吉林大学;2011年

6 龚培渝;通过对话寻求承认[D];吉林大学;2011年

7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8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9 胡岩;重建理想的自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娟;论公务员的自我实现[D];湘潭大学;2010年

3 吉登娜;解析波普艺术中的装饰语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薛红亮;和谐社会人的发展的主体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唐静;“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邹莹;后现代“破”装饰手法在服装上的运用分析及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7 石_";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政府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亮;浅析中国当代时尚油画作品中的精神指向[D];沈阳大学;2010年

9 孙琳;现代都市人生活状态的美学反思[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亚丽;从解构视角分析时尚杂志设计[D];东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36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36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5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