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基于继承的中外文学教育:守范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8-11-17 12:23
【摘要】:在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都存在着对传统文学的守范和对传统文学的超越与创新。在中外文学教育中,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学精粹基础与变化规律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阅读带来的信息刺激促成了一些新异灵感的萌发,阅读过程从名篇佳作信息的纳入、碰撞、吸收、改进、提高、发展、优化或升华而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一个新的水平、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文学继承的最终目的——发展与创新。
[Abstract]:In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literature, whether Chinese literature or foreign literature, there exists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to observe the norm and to surpass and innovate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educat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the law of change.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stimulation brought about by reading, some new ideas sprang up, and the reading process reached a new state, a new level, from the inclusion, collision, absorption, improvement,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or sublim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e famous works. A new height, so as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literary inheritance-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I106-4;G6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新书架[J];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02期

2 向天渊;跨文化视野下的新创获——评《中外文学跨文化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04期

3 杨经建;;追寻:中外文学的叙事母题[J];文史哲;2006年04期

4 付明端;;中外文学悍妇形象之解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本立;中外文学名家的《三部曲》[J];人民论坛;1997年03期

6 石晶,蔡燕;一次诚挚而坚实的探寻——读《中外文学作品鉴赏》[J];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06期

7 张剑桦;相互移位:中外文学研究交融的契机[J];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8 孙大公;复仇意识、人格独立和妇女解放——中外文学中几个具有反抗性格的妇女形象比较[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3年01期

9 刘阳;《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简评[J];当代外国文学;1994年02期

10 孙大公;试论中外文学中的“硬汉”人物[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守仁;;序[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2 从丛;;再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李世琦;作品和人格一样伟大[N];深圳商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罗莎;何处寻觅中国文学的国际交流坐标[N];中国财经报;2010年

3 深圳商报驻京记者 田泳;拉美文学繁荣增强中国文学信心[N];深圳商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马志宇;评点欧美文学奖[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娜;中外文学“边缘人”形象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马玉乐;普鲁斯特与伍尔夫意识流小说比较[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明超;13—15世纪西欧城市文学中的女性形象[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宇;中外文学中两类儿童形象比较[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37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37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7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