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解冻文学”影响下的“百花文学”

发布时间:2018-12-21 12:36
【摘要】:本文对兴起时间和因果联系方面有对应关系的第一阶段的"解冻文学"和"百花文学"进行比较研究。"解冻文学"与"百花文学"在背景方面具有相似性,在文学思潮和艺术手法上有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在具体文学作品的构思上有某些同构性和差异性。通过对这些同与异的考察,可以揭示"解冻文学"走向进一步繁荣而"百花文学"过早中断的原因。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hawing literature and the hundred flowers literature in the first stage, where there ar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 between the rising time and causality. " Thawing literature "and" hundred flowers literature "have similarities in background, influence and influence on literary trend of thought and artistic technique, and some isomorphism and difference in the conception of concrete literary work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s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e can reveal the reason why "thawing literature" moves towards further prosperity and "hundred flowers literature" is interrupted prematurely.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I206.7;I51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文胜;突不出的重围——在与“解冻文学”比较中反思“百花文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郭泉;前苏联“解冻文学”对中国“百花文学”的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文;在“传统”中寻找“现代”——浅谈汪曾祺“聊斋新义”系列小说对《聊斋志异》原著的改写[J];蒲松龄研究;2004年02期

2 黄书泉;“我”与“我们”——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两类书写[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黄书泉;;新时期文学:怎一个“颓废”了得——与《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作者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田华;;胡风关于作家与生活“对话”的理论意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李燕;;论九十年代文学的边缘化与多元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6 王慧;;走近那座料峭的孤岛——阅读北岛的<触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卢秀萍;;空中楼阁般的先锋文学思潮——先锋文学特征及衰落原因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8 孙乐;;小说《登记》所显示的作家赵树理的精神局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崔向华;;浅论新时期文学思潮流变的文学生态轨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张旭东;;十七年农村题材短篇小说的变奏——谈房树名的四篇小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静;;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的风格学[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刘广远;;狂欢化:莫言小说的话语方式——试论《四十一炮》[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郝明工;;世纪文学的中国命名——关于“从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的若干思考[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霍俊明;;“还有什么色彩留在这片荒原?”——1957年的穆旦或一个时代的灵魂史[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5 易彬;;“秘密”的写作——穆旦形象考察(1958~1977)的一条线索[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6 霍俊明;;新诗史叙述中郭小川与贺敬之的经典化变动[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小刚;王莹莹;;在“名”与“实”之间——重释《风景》兼及“新写实小说”的“起源性”问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C];2010年

8 吴子林;;文学与政治的双重迷失——“文革”时期文学理论及其反思[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1)[C];2011年

9 丁秀强;;再谈文艺与政治的关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刘卫东;;在“革命现代性”与“乡土中国”传统的接榫处——从“当代”视角重读梁斌《红旗谱》[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5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夏义生;王蒙小说流变与当代政治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宁;一体与异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玉英;陈染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阳;张承志小说创作——生命与灵魂的超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丽伟;深层呼唤与别样的叙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秀阳;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孔晓音;李锐小说中的革命历史[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孙倩;论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与演变[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莉芳;九十年代以来“学府散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牛欣;新时期以来张爱玲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赵鸿洁;王蒙小说语言浅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贤治;五四之魂(下)[J];书屋;1999年06期



本文编号:2388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88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f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